我们尽一切可能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带领学生踏上新的征程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国家和社会,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这是稳定就业的首要任务。
精确措施-政策护航和凝聚力
“我对找工作感到压力和担忧,但学校和老师帮了我很多。”在就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的帮助下,广西科技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朱轩和不断改进简历,训练面试技巧,最终成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回顾自己的求职历程,朱璇感叹道,她和同学们在应对就业挑战时并不是孤军奋战。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纷纷进入人力资源市场。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广西许多部门出台了多项非常措施,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
自3月以来,在全区开展了“校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任”政策宣传活动。
[热点新闻]
该活动的目标非常明确: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共举办了31次政策宣传活动,为30多万大学毕业生服务。深入解读就业和创业补贴、就业试用补贴、灵活就业社会保障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就业政策和措施,确保大学毕业生“理解、计算和使用”同时,开发区作为“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的西部四省试点之一,充分依托试点优势,梳理国家在时间、地点、各高校就业网站等信息,链接公共平台区就业优质资源,将工作落实到学校就业信息共享,使毕业生获得更加丰富、及时的就业信息,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实施精细资源规划,扩大岗位
如今,“直播”已经进入了很多人的生活。在“直播”热潮的影响下,“岗位直播”也成为一种新的招聘和求职方式。今年以来,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事务部组织全市高校毕业生参观了一批优质企业,了解了电子商务客户服务、试剂研发工程师、法律专家等134个岗位的工作内容。
透视访问毕业生生活这种方式不仅使现场访问毕业生了解更多的企业要求和效益,还让企业和高校人才云集,以“屏幕对屏幕”代替“面对面”,充分展示企业员工环境,感受企业文化,进一步吸引更多年轻人才在桂林就业。
高校“一把手”走访企业扩大岗位。在主动的同时,更准确地对接重点行业、企业和地区,建立就业合作渠道,不断拓宽“朋友圈”,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范围”。
据统计,今年以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开展大学生网下招聘活动353次,组织用人单位23500人次,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76万个。
细心服务-帮助第一个有能力的人
促进公共就业服务的延伸,提高质量和效率,以更好地满足毕业生多层次、全方位、精准的服务需求。
经过数月的培训,梧州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187名应届毕业生终于获得了技能等级证书。对于他们来说,满满的黄金技能等级证书,无疑是当前求职的“垫脚石”。
今年年初,梧州市人民俱乐部系梧州职业学院将通过对应届毕业生的培训进行基线调查,并结合就业情况,为机电工程学院的车床工学院毕业生、铣床工、技工三个培训班,并通过提高在现场课程中的比例,增加就业申请技能和就业理念指导课程,增强应届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弱势群体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中之重。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16.19万名就业创业困难的应届毕业生给予2.34亿元补助。
我区自7月起启动实施就业服务,以实名制服务为支撑,加强政策落实、权益保障、困难救助,通过七项专项就业救助措施,重点对失业毕业生开展全方位、立体、专题就业救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