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悦网络科技面试难吗,分别是哪首诗代表了其巅峰?
谢邀。
古诗多似海,佳作璨如星。
每个诗人的风格不同,每个诗歌的场景意境不一样,每个读者的心态和感受不同,要在这些诗歌中挑出最符合大家观感的作品来,其实不算公平。因为诗歌相对来说,虽然有通感,有共性,但是不可否认还是一种比较个人的东西。
不过幸好题主给出了范围: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这几种体裁。也就是说在格律诗(近体诗)中去找,那么就不用去管近体诗之外的作品了,那些浪漫恣肆的古风作品(比如李白的)就排除在外了。
这是题主的要求,咱们按要求答题。
五绝首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这首五绝,无论从平仄、韵脚、写景、意境营造、格调升华上来说都是超一流水平。最难得的是全诗对仗,因为我们知道绝句在格律要求中并不需要对仗。因为过于严格的要求会限制本身字数不多的绝句内容的发挥。而这首诗,不但全诗对仗,格律严谨,诗意上更是无人能及,早就突破了诗本身的登楼观感,超越了古今限制,即使在今天我们用在很多世事上都合情合理。
这就是对“格律是诗歌的镣铐”最大的打脸。
不是格律有问题,是我们的水平有问题。
七绝七绝当推“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没有细致描写景色,“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冷月照边关的苍茫景象,同时加上“秦、汉”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说明边塞历来是兵家重地。“万里长征人未还”指出中原到边关路途遥远,空间辽阔。这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上下手,“人未还”让人联想到战争的苦难。
三四句却没有继续感叹战争残酷,而是转写现在的军事状况是良将无用,“但使龙城飞将在”,如果当年的卫青、李广还能在如今纵马边疆,注意这里并不是说如今没有龙城飞将一样的人物,而是没有受到重用而已,“不教胡马度阴山”,不但是承接上句,更加表明了边关士卒誓死守卫边关,愿意为国牺牲的壮烈之心。
此诗苍茫大气,士卒望战,意象昂扬。以王昌龄的“七绝圣手”的成就,加上《出塞》这种家国情怀、昂扬向上的情绪喷薄,称为七绝的压卷之作是没有问题的。
五律律诗相对字数多,格律也比较精细了。好的作品也非常多,我们选一首风格不同的作品,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五律平仄合规,韵脚工整。所有五律都这样,不过王维的这首诗在诗词意境中写出了和其他诗人感情张扬的“处处有我”的不同之处,正是他佛系作品的清冷风格,也就是诗词中的“无我之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我却似无我。禅思隐隐,色韵清绝。
当然,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湾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五律,没有一首不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实难取舍,就选了“诗佛”王维的这首风格不同的作品吧。
七律七律倒是没有那么难选择,首推七律样板,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七律除了平仄、韵脚,律诗在格式上的要求还有对仗。一般要求颌联、颈联对仗,后来因为太难,就只要求颈联对仗了。但是这首《登高》,八句皆对。
我们粗读此诗,首联、尾联好像没有对,中间两联也没有强行设对。但是认真细读,就能感觉到《诗薮》中说的:“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除了每一联都对仗,在首联中“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字词工巧而不露痕迹,对仗圆融贴合景色,这就是出神入化,游刃有余。和李白的纵横阖捭,千里孤行比起来,自是另外一种庖丁解牛的爽快美感。
《登高》被称作古今七律第一,出自明代胡应麟《诗薮》:
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此说深得我心,另有一篇文章详析《登高》如何能作为七律样板,这里就不展开了。
以上是近体格律诗中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几首作品,囿于个人学识,就选了这四首。
不过沧海遗珠,比比皆是。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喜欢请点关注,谢谢。大地影院成立时间?
2006年
大地影院集团是集影院投资、建设、经营及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旗下拥有大地影院、橙天嘉禾影城、自由人影城、中瑞国际影城、悦影绘影城五大品牌。已在全国开设近500家影院。2019年票房达33.5亿元(不含服务费),观影人次达9,606万,稳居全国影院投资管理公司第二名。(观影人次及票房独立数据统计维度为2019年全年,2020年受疫情影响,为非正常年份,数据不具行业参考价值)
大地影院集团始终致力于为观众提供高品质的观影体验。坚持“电影+”核心理念和OMO战略定位,全方位创新突破。以电影为基础,经营多元化消费场景,打造新型观影文化生活体验。
林徽因和陆小曼谁更漂亮?
林徽因和陆小曼有着不一样的美,她们都是民国时期芳名远播的大才女,正所谓各花入各主,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所以真要论谁更漂亮的话着实难于选择 ,既然外表美无法评判,那接下来我们就讲一下她们的故事让大家感受一下她们的内在美,让大家自行判断一下。
如果要说到林徽因和陆小曼,有一个男人是永远都避不开的,这个人就是民国的大诗人徐志摩,徐志摩不仅是那个时代名气超人的诗人,与此同时他还更是民国离婚第一人。
那是一个思想碰撞的年代,婚姻、恋爱自由刚刚传入中国,这些年轻人在接触到这些婚姻观念的时候有些矫枉过正了,她们将爱情的任性当成了潮流。
徐志摩和林徽因烈火中的爱情徐志摩就是这样的人,徐志摩第一次跟林徽因认识的时候是在英国伦敦,那时的徐志摩22岁,他的妻子陈幼仪不顾自己的身孕,千里迢迢的跟随着自己的爱夫徐志摩来到伦敦,陪伴着他。
但是徐志摩并没有珍惜,因为他在当时遇到了他一生中最为心爱的一个女人,林徽因,当时林徽因16岁,正是青春年华、光彩照人的时候,她的美如同阳光穿透进了徐志摩的心中,对徐志摩来说林徽因就是他诗意的源泉,林徽因就如同一头小鹿在徐志摩的身边灵动跳跃,给徐志摩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两人很快坠入了爱河,他们在爱河之中淌徉了起来。
能陪伴在林徽因的身边,徐志摩可以忘却生活上的一切,这里面包括了他正在怀孕的妻子,为了能和林徽因在一起,他和自己的妻子筹备起了离婚,因此林志摩被冠上了中国离婚第一人的名号,但是徐志摩的行为是让很多人不耻的,他国内的众多亲友以及他的家师梁启超都发来了电报责备徐志摩,不同意他和张幼仪的离婚。
(林徽因徐志摩和泰戈尔)
但是徐志摩不管,他为了谈恋爱的自由可以不顾一切,但是令徐志摩没想到的是,林徽因跟随着自己的父亲回到了国内,她没有跟徐志摩说上一声再见,她彻底的和徐志摩断绝了联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她感觉到自己伤害了另一个女人,所以她选择了中途退出。
而徐志摩也跟自己的妻子离了婚,他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最终经过一番的辛苦,她拼搏出了不一样的未来,他的前妻最后变成了上海有名的女企业家。林徽因和梁思成之间的爱情林徽因在后来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梁思成,他们之间的相遇有着许多的缘分,但也有着很多的必然,因为他们青梅竹马经历了童年,再次相遇时爱情的火花在二人之间碰撞迸发,最终燃烧成了熊熊的爱情火焰,将两人浇融在了一起,他们最终展开了一段令人感动的爱恋。
林徽因的感情并没有因此而平淡,他在和梁思成结了婚之后他又认识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三个男人,金岳霖,金岳霖身高1米8,相貌俊朗,富有学识,身上有着非常儒雅的气质,虽然他的名气没有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那么大,但是他和林徽因之间的相遇却又迸发出了强烈的焰火。
艰难的选择以及爱情之间的退让金岳霖在爱上林徽因的同时,林徽因也爱上了金岳霖,面对这段婚内的不伦之恋,林徽因最终选择了向自己的丈夫梁思成坦白,当话说出口的时候,梁思成沉默了起来,最后他带着无尽落寞的声音说出了他的想法,他说自己会支持林徽因的选择。
为此林徽因对梁思成深怀了感激,当他再度找到金岳霖的时候,将梁思成的想法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不愧是风雅的学士,梁思成的大度使他感到由衷的敬佩,所以他最终选择了退出,选择了不再干扰二人之间的感情,金岳霖后来的一生不曾娶妻,或许她在等待的就是林徽因,但这种等待只能隐藏在自己的内心,他不能拆散这一对恩爱的夫妻,所以只能自己选择了孤独。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后半生再未碰到过丝毫的变故,他们相濡以沫的度过了平平淡淡却又不一般的一生,再也没人能拆散他们之间的感情。陆小曼和王赓之间的爱情在和林徽因分手之后,徐志摩又碰上了他人生中最爱的一个女人,陆小曼,陆小曼同样也是民国非常知名的才女,她写的文章虽然比不上林徽因和徐志摩,当也受到了不少交际圈内人的赞扬,陆小曼的画别有一番趣味,和林徽因非常巧合的是,陆小曼的一生也经历了三个男人。
陆小曼自幼生活在一个锦衣玉食的家庭中,她自幼受尽了荣华,在她还18岁的时候她就经过家人的介绍,认识到了当时海归而来的俊朗青年王庚,王庚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回到国内后担任了军阀的军官,前途一片光明,二人在相识一年之后闪电结婚,那一年,陆小曼19岁,王庚27岁,王庚或许是那个年代无数女子所梦想的真命天子,但对于当时还年轻的陆小曼来说,王庚却显得非常的不解风情。
19岁的陆小曼,正是怀揣着爱情梦想的时候,她希望能遇到一个对她温柔体贴、百般恩爱的情人,而不是这样一个话也说不上两句的丈夫,所以为了给自己的生活解闷,她开始流连在了上海的十里洋场,结交了上海高层的各类名流、名媛、名伶,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与样貌,陆小曼成为了在上海滩有名的交际花。
陆小曼和林志摩之间没有面包的爱情在一次舞会中,年轻貌美而饱含孤独的陆小曼与饱受分手折磨的徐志摩相遇了,徐志摩高大帅气、又才华横溢,很快吸引住了当时的有夫之妇陆小曼,二人自此之后又开始了一段为时人所诟病的爱恋,经过二人的努力,他们最终走在了一起,成了婚,成为了一对不被人们所祝福的夫妻。
我们都常常说,爱情和面包不可兼得,徐志摩给了陆小曼爱情,给了陆小曼浪漫,但是他却给不了陆小曼所想要的奢侈生活。
陆小曼过惯了上流生活的优越,在结婚之后徐志摩也不想自己的女人过上苦日子,所以他拼命的赚钱,同时兼任好几份的文学工作,只为了给陆小曼一个想要的生活,但是徐志摩的努力毕竟杯水车薪,所以陆小曼最终通过自己的上流交际圈认识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三个男人。
陆小曼和翁瑞午之间的感情这个男人就是翁瑞午,翁瑞午是前清的遗少,家财万贯,他的父亲是清朝的知府,是那个“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天下荒”中的的前清司农翁同龢的门生。
翁瑞午不愁吃喝,但却喜爱为人推拿,他从名医的手中学来了这套特殊的推拿技法,开始在上海的上流社会中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社交手段,富裕的翁瑞午跟陆小曼成为了好友,每每陆小曼拮据的时候都是翁瑞午为其大撒钱财,以讨欢心。二人在后来的关系亲密到了同居在陆小曼和徐志摩的家中,当时的徐志摩因工作在全国各地及国外游行演说,翁瑞午则以推拿的名号和陆小曼住在了一起。
陆小曼和翁瑞午在一起的时候染上了大烟之瘾,他们二人时常一同躺在摇椅上吞云吐雾,生活一片萎靡,最终在一次温瑞午为陆小曼做推拿的时候,徐志摩回到了家中。
陆小曼和徐志摩之间感情的破裂他看着此情此景的模样,他气愤极了,和陆小曼大吵了起来,他要求陆小曼和翁瑞午绝交,但是陆小曼不愿意,在情急之中,陆小曼去出了一个烟灰缸,砸中了徐志摩的眼角,这一砸,砸碎了徐志摩的心,他对陆小曼所有的心,在这一刻之间变成了过往,所以他从这个家中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再也没有和陆小曼见上过一面。
因为和陆小曼的争吵,徐志摩想起了自己的旧情,他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林徽因的模样,他想去见见林徽因,所以在一次乘坐飞机去看林徽因的演讲时,不慎坠机而亡,一切的诗意繁华如春花一般灿烂开放而又凋谢。
徐志摩的死让两个人都伤心欲绝,一个是得知徐志摩要来见自己正站在门口痴痴等待徐志摩的林徽因,一个是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伤心归伤心,生活总要继续,林徽因和自己的丈夫仍旧的过着诗意的人生,而陆小曼则和温瑞午同居了近30年,过上了奢靡的人生。所以说林徽因和陆小曼究竟谁更美,单纯只通过样貌来判断的话,我觉得清新的林徽因更胜一筹,但是只凭相貌来判断,未免有些庸俗,所以我将她们的故事讲了出来,希望大家能在她们的故事中感受到一番的世态炎凉以及灿烂的爱情观,她们都是名传整个民国的才女,她们的是是非非现今以我们的观念已经无法清晰的作出判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美,她们的美都是特殊的,所以只能留待大家细细的品会,或许会感受出不一样的美。有什么暧昧到极致的诗词?
说到暧昧诗,不能不提宫体诗——宫廷的艳情诗。百余年间,人人眼角里是淫荡,人人心中怀着鬼胎,于是发妻也成了倡家。堕落是没有止境的。到后来,那些人是根本没有羞耻了!
如果要选一首暧昧到极致的诗词,我选张若虚的宫体诗《春江花月夜》。它洗净了宫体诗,赎清了宫体诗百年的罪业。
如果把宫体诗比作一个自然人,它的发展就是一个人逐步走向堕落,又一步步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
如果把宫体诗比作自然气候,它的发展就是一步步抵达狂风暴雨,然后雨过天晴,从宁静爽朗的黄昏走向更宁静爽朗的月夜的过程。
走向堕落堕落指数:6级——淫荡中国曾有一段时期,从南梁简文帝当太子到唐太宗驾崩,正是谢眺已死,陈子昂未生之间的一段时期。
百余年间,中国没有出过一个第一流的诗人,却犯了一桩积极的大罪——制造了些下面这样的宫体诗:
先来一首鼻祖简文帝的:
相看气息望君怜,谁能含羞不肯前!(《乌栖曲》)
人人眼角里是淫荡:
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鲍泉《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
人人心中怀着鬼胎:
吹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
(李义府《堂此》)
于是发妻也成了倡家:
知君亦荡子,贱妾自倡家。
(吴均《鼓瑟曲有所思》)
……
这时的宫体诗,满是淫荡,猎奇、兴奋的淫荡。
堕落指数:8级——变态对人来说,堕落是没有止境的。
从一种变态到另一种变态往往只需要极短的距离。
在宫体诗中,变态有两种:
以人为求满足的对象。以物代人为求满足的对象。前者如:简文帝《娈童》、吴均《咏少年》、刘孝绰《咏小儿采莲》、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等等。
对于后者,于是绣领、鞋、枕、席、卧具、灯烛、玉阶……全有了生命,有机生物如花草莺蝶等,也都成为被玷污的对象。
罗荐已擘鸳鸯被,绮衣复有葡萄带。
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
(山官仪态《八咏应制》)
让人不禁疑心:这是作诗,还是在一种伪装下的无耻中求满足?
这时的宫体诗是真的变态。
堕落指数:10级——裸狂如果说前期的宫体诗,还常用“古意”“拟古”一类的暧昧标题,算是一种遮羞的手法。
那么现在,这些人是根本没有羞耻了。
《为寒床妇赠夫》(王胄)
《游仙窟》(张鷟)
这种由意识到内容,由内容到标题,逐步的鲜明化,可算是一种文字的裸狂了。
这时的宫体诗,已经堕落到了尽头。
自我救赎狂风暴雨:以毒攻毒,真实情感堕落到尽头,转机也就来了。
在窒息到极致的阴霾中,忽然一声霹雳,接着便是狂风暴雨。
宫体诗开始自我救赎,有两拨人出现了,用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法子。
第一拨人:卢照邻、骆宾王。法子:抢救抢救,以毒攻毒。我还就写宫体诗,偏要写不一样的。
结果:成功。
破局的关键:感情,真实感情。从前的宫体诗,看不到真情实感。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
虽然是宝马香车,少年游侠,一起来到娼家门前,但生龙活虎的节奏,堕落中有灵性: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最后,竟还有讽刺,宫体诗中讲讽刺,这是多么生疏的消息。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卢照邻在思想上,是宫体诗中一个破天荒的转变。
骆宾王的《代道士王灵妃赠李荣》:
梅花如雪柳如丝,年去年来不自持。
初言别在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
骆宾王这首诗的味道,仅次于《长安古意》。
第二拨人:庾信。法子:不救了,强行矫正,写别的,带风气。
结果:失败。
无论是抢救成功,还是矫正失败。他们的努力,都不应该被忘记。
这时的宫体诗,从虚无中走出来,有了真实情感。
宁静爽朗的黄昏(上):健康的爱情,自然的思念狂风暴雨过来,便迎来雨过天晴。
刘希夷出现了:
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
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
与君相向转相亲,与君双栖共一身。
愿作贞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
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公子行》)
诗里讲的是常态的、健康的爱情,极平凡、极自然的思念。
这在病态窒息的宫体诗中,是多么了不起的稀世珍宝。
感情回到了正常状态,所有的烦躁与紧张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片晶莹的宁静。
这时的宫体诗,已经返回感情的正常状态。
宁静爽朗的黄昏(下):彻悟一刹那,恋人变哲人刘希夷是了不起的。
他不仅带宫体诗返到了感情的正常状态,还从这“感情的正常状态”的美的暂促性中,认识到了“永恒”。
就在那彻悟的一刹那,恋人也就变成哲人了: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代悲白头翁)
后来这首诗被宋之问看到,读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吃了一惊,硬要让给他,刘希夷不肯,就生生被宋之问用土囊压死了。
刘希夷这首诗里,已悟到了庄严的宇宙意识,离张若虚只差半步。
如果卢、骆是狂风暴雨,那么刘希夷就是风雨过后,宁静爽朗的黄昏。
这时的宫体诗,从恋人变哲人了。
更宁静爽朗的月夜:宇宙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如果要选一首暧昧到极致的诗词,我选张若虚的宫体诗《春江花月夜》。它洗净了宫体诗,赎清了宫体诗百年的罪业。
相比较刘希夷,张若虚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江花月夜》用不着介绍,在这种诗面前,一切赞美,都是亵渎。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我们唯有缄口闭言,在这样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跟着作者的思绪:只有惊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
每问一个问题,得到的是一个更神秘、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但也满足了。
此时他想到了她,他分明听见她的喟叹: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他很懊悔,这飘荡的生涯究竟几时结束?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在惆怅中,忽然记起飘荡着的许不只他一人,旁人也都是如此吧。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是在宇宙间,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由爱情又生出同情,这是诗中诗,顶峰上的顶峰。
这样一首宫体诗,洗净了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的罪孽,赎清了百年的罪。
暧昧到极致的诗,不选这首,又还能选哪首呢?
关于【影悦网络科技面试难吗】和【分别是哪首诗代表了其巅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