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茨网络科技怎么样,什么样的人不容易患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在医学上有个好听点的名字,那就是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疾病和年龄有着比较大的关系,年龄越大得这种疾病的风险也越大。那可能会有朋友问了,为什么同属同龄人,有的人得了老年痴呆,而有的人却没有得呢?那什么样的人不容易得老年痴呆呢?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防治老年痴呆,我来分享一下个人的看法。
1.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它有什么临床表现?阿尔茨海默病听起来就感觉拗口,其实这种疾病是以一个老外的名字命名的,因为阿尔茨海默最早发现这种疾病,因此而得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隐匿起病,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主要特征是记忆力下降、智力全面减退、人格和行为的显著减退。
可能听了上面这个定义,大家还是觉得有点不好理解,其实说白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的智商是下降的,而且记忆力也不好,整个人就容易丢三落四,这类人的行为和人格都和正常人不太一样,说白了他们就和年龄不大的小孩差不多。
他们的记忆力减退要比普通的记忆力下降还要严重,基本的生活技能他们也很有可能记不得,经常容易忘记如何去吃饭、如何吞咽食物,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得了老年痴呆的人体型消瘦的原因之一。
之前我有一个亲戚,70多岁了,突然有一天出现了行为异常的情况,她吃饭去厕所吃,而且还把家里的东西扔进厕所。她的记忆力很差,一个人出门的时候,都记不得回家的路,经常迷路。随着疾病的加重和进展,她都记不得自己的名字,不认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她虽然手脚能动,看起来生活也能自理,但是经常会忘记上厕所,导致尿裤子、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即便这样,她自己也不懂自己去处理这些,还需要家里人的照顾,可以说丧失了生活的自理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行为偏向幼稚化。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家里人给她牛奶喝,她自己没有喝,而是把牛奶倒在猪食里,家里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她想让猪也尝尝。
我的这个亲戚身上有的症状可以说把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症状囊括在内了,但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远远比这个多。他们有时候会感觉到心烦意乱、自私多疑、不爱卫生,可能说起话来也经常忘词,很多物品的名字也记不得,甚至连别人说的话也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到阿尔茨海默病终末期的时候,会有一些病人出现偏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一般来说阿尔茨海默病从发病后失望的时间多在10年以内。
2.什么样的人不容易得老年痴呆?根据权威的调查,截止到2016年,全世界上一共有大约4000万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而且这种得这种疾病的人数还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个调查还发现,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低于发达国的,但是不发达国家得老年痴呆病的概率却显著高于发达国家。
另外,大量的调查还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在65岁以上的人群的发病率显著低于65之前。随着年龄的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也有增加的趋势,年龄每增加6岁,其发病的风险就增加了1倍,到了85岁以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可以高达30%。
虽然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还不明确,但是根据上面的数据,大致可以推断出阿尔茨海默病和年龄以及受教育的程度有关。一个国家发达与否和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高的国家,其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比较高,相对来说其国民的用脑程度也比不发达国家的程度高。一般来说,60岁以下的人群已经经常用脑的人是不太容易得老年痴呆的。
现在也有证据表明阿尔茨海默病和遗传因素、唐氏综合征、脑部外伤、性别、慢性病、运动量少、吸烟、喝酒、熬夜等有关。一般来说,如果父母有得过老年痴呆的,那其子女得老年痴呆的风险就显著高于正常人。唐氏综合征和性别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是经过大数据的统计得出的结论,具体的机制还不清楚,但是可能考虑唐氏综合征患者本身就有认知障碍有关,而且女性和男性相比,她们的寿命普遍偏高。其实上面的一些病因也好理解,毕竟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衰老性疾病,只要是能加速衰老的因素,也都会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性别、年龄、唐氏综合征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来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平时注意清淡饮食、坚持运动、适当用脑、积极治疗慢性病、不熬夜、不吸烟、不喝酒、避免脑部外伤等,定能做到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最后总结:目前已经有证据表明老年痴呆和年龄、遗传、唐氏综合征、头颅外伤、慢性病、不良生活习惯、受教育水平和社交不足等有关。那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肯定就是这些病因的反面,也就是说年轻人、没有阿尔茨海默病家族史、没有头颅外伤、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高、社交活动足等的人群不容易得老年痴呆。却只开发了一小部分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大脑只开发了10%
一直以来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即使是再聪明的人,他们的大脑只开发了10%,还有90%的大脑资源有待开发。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么这样的:爱因斯坦的大脑开发了20%甚至是30%,因此,他才能提出相对论。对于爱因斯坦大脑的迷信,直接导致了爱因斯坦死后大脑被偷走,还被做成了切片。后来,警察找回了爱因斯坦的大脑,经过科学家的仔细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并没有什么不同,相反,他的大脑还比一般人的要小一些。
电影《超体》当中,更是设定了女主是一个大脑开发了100%的人。于是,她拥有了超能力。
但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是有问题的,或者说这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谣言。这种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当时有个心理学家叫做威廉·詹姆斯,他就提出人的潜能巨大,只是被开发得很少。
后来,到了1920年前后,科学家卡尔在做实验时,就得出一个很奇葩的结论,他认为小鼠的大脑中只有5%是用来学习和记忆的。后来,媒体开始报道这个发现时,就加了很多料,其中就有“人类大脑10%是被开发的”。
到了上世纪30年代,有个医生叫做潘菲尔德,他用电流刺激部分大脑,然后发现并没有什么反应。于是,就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10%。
再到1936年,有个新闻播报员兼畅销书作家杰克逊·托马斯就用到了潘菲尔德的结论,并把他的这个结论写到了书中,而这书后来大卖特卖,传遍了全球。从此,“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10%”就开始流传了起来。
整个过程,我们会发现,就有任何直接的证据来证明,而是缺乏严谨的实验,并且也没有控制好变量就轻易得出了结论。
那这个谣言到底错在哪里呢?
我们的大脑和爱因斯坦一样都开发了100%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已经具备了脑成像的技术,他们通过研究人类在从事各种活动时的大脑活动情况,就发现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大脑的全部,而不是只有一部分,即使是最简单的思考和行动都需要调动几乎全部的电脑组织来协同工作。
而且,我们现在甚至可以利用脑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人机结合,这也被称为脑机技术。比较为我们熟知的就是霍金的那把轮椅,就有很多神奇的功能,比如:可以替他说话和打字。
除了脑成像技术可以证伪这个谣言之外,其实还有大量常见的例子可以证伪,我们来列一些:
基于大脑损伤的相关方面研究,如果大脑有90%没有被使用,那这部分如果发生了损伤,照理说就不应该对大脑的运作会有什么影响。然而事实却是,大脑几乎没有可以被损伤后同时又不会丧失功能的区域,即便只有很小的地方发生了损伤,都会对大脑产生巨大的影响。大脑只占人体总重量的2%,但每天却要消耗20%的总能量。如果大脑的90%是不需要被使用的,那在整个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会去除掉消耗大量能量但却没有什么用的那部分,因为对于一个物种来说,能量消耗是至关重要的,90%的低效大脑非常不利于物种生存。但我们纵观整个人类的演化史,脑容量非但没有减少,还再不断增加。我们都知道,那些瘫痪的患者,如果长时间不适用某一片肌肉群,这一片肌肉群就会出现萎缩状态,这种长年不使用而出现萎缩的现象其实是非常普遍的。如果大脑有90%不使用,那这90%其实应该会发生萎缩,因此,我们应该可以观测到人类大脑发生大面积萎缩的现象才对,而事实上并没有。因此,“大脑只开发了10%”只是一个谣言,而没有任何可以作为石锤的铁证。事实上,人类的电脑是开发了100%的,无论是你还是我,还是爱因斯坦,都是如此。而且,我们的大脑执行最简单的任务时,都需要调动几乎整个大脑组织来协同工作。
88岁孤寡痴呆症老人被鲸吞财产近400万?
那些眼红房产的亲戚是活该的,因为是他们“逼”老人把400万的财产给小伙的。
当88岁的老人,决定把自己的价值300万的房子留给没有血缘关系的水果摊主小游的时候,他的那些亲戚就开始“炸锅”了!
老人那些平时不顾亲情,看到利益就马上跳出来“搞事情”的亲戚,很让人心寒。而水果摊主小游不忘初心,坚持着的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让人称赞!
88岁老人的那些亲戚,在老人有危险或困难时就选择“消失”,平时却主动催促老人写遗嘱。1,老人儿子去世的时候,亲戚们没有一个人过来帮忙处理后事。老人家80来岁,老伴于前几年也去世了,老人家“白头人送黑头人”,只剩下孤单的自己。
2,有一次,老人家在家里摔倒受伤了。当他打电话求助亲戚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亲人愿意来帮他。这样的亲戚很无情也很“聪明”,他们老人家摔倒很麻烦的,其一老年的身体很脆弱,摔伤后可能有生命危险;其二老年人摔伤,恢复得特别慢,需要很长时间的精心照料。
3,老人的亲戚,近年从来不去探望老人。在老人需要帮助,需要被照顾的时候,他的亲戚都没有出现。但是,他的亲戚对于老人的房产和财产,却是很上心。经常催促老人,让老人在活着的时候把遗嘱写好。
水果摊主小游:善良在前,好报在后善良在前:
老人儿子去世的时候,亲戚一个也没来安抚和帮助老人。是小游一个人劳心劳力,不怕忌讳的去帮助老人料理后事。
老人家摔伤不能行动的时候,是小游不怕麻烦,将老人家送到医院救治。小游白天在医院守护老人,晚上回去继续经营水果档口。
老人出院后,也是小游一家人陪伴他,给他他晚年难得的幸福和亲情的感受。
好报在后:
小游的乐于助人和善良,让老人家很感动。在和小游一家相处的日子中,老人家无疑是幸福和温暖的。
老人在心底里,已经把小游当作自己的孩子,把小游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儿孙。他们在一起,生活过得其乐融融。
于是老人做了一个选择,到公证处公证,等自己过世后,把价值超过300万的房子自己其他财产一并留给小游一家。
我们可以看出,小游并不是为了老人的财产,而去帮助老人。因为整个事情的逻辑先后关系是:小游的善良在前,老人的馈赠在后。
而老人那些平时只关心他的房产的亲戚,却开始不服了。他们想通过老人曾经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说法,来质疑小游继承老人财产的合法性。因为他们不甘心自己最关心的东西,被小游这个“外人”所得。
这些亲戚,的确有提出质疑的权利。但是他们提出质疑的动机和目的,是想分得老人的家产。
@我是大风兄弟呀 有话说。小游善良的做法,值得我们称赞。尊老爱幼,孝顺长辈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老人家遇到小游一家,老有所依,也能安享晚年,幸福的度过余生。
而对于老人家的那些亲戚,我想说的是,麻烦他们别质疑老人家的决定。请从今往后,先做到多一点上门去探望这位老人家,多一点去关心这位老人家,请把这些都做好了,再去开口质疑吧!别做样子都不懂做一下,就老惦记着老人的房产,这样的嘴脸会让人觉得“丑陋”!
老人的那些亲戚,关心着老人的房产,却又关心老人,这不是等于亲手“逼”老人把房产赠予小游吗?
即使假如没有小游,老人的这些财产也轮不到这些无情的亲戚,我认为老人家即使把财产捐了做善事,也不会留给他的亲戚的。
关于【阿茨网络科技怎么样】和【什么样的人不容易患老年痴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