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正网络科技怎么样,除看交易量萎缩和北向资金持续流出?
如果只是分析大盘这个平均值的短线走势,那么技术分析最有效
首先区别于大家在网络上搜索的资料和大多数人对于技术分析的偏见认知和评论
什么是技术面分析
技术分析在我的认知当中,是通过量价,趋势,波浪,时间转折,主力类型等等一系列技术分析需要参考的条件,去判断股票的主力进行到哪一步,接下来大概率会走哪一步,而这个判断主力接下来大概率走哪一步,就是预测行情。主力进货出货一只股票在量价,趋势,波浪上留下的痕迹就是我们要发现并且判断的东西。
而但凡是你在网上搜来的那种拿过去已经发生成为事实不会变更的K线图给你事后看图说故事的所谓技术分析知识,并不是技术分析,是看图说话。
真正的技术分析知识,一定是能事前预判下结论,事后验证正确率超七成,而且即使是剩下三成错误,也能第一时间用技术分析发现看错进行修正。
比对与个股之间有不同流通盘,主力类型,EPS周期性变化,筹码因素影响之外,大盘这个所有股票的加总平均值,能更加准确的用技术分析来判断短线走势
谁主张谁举证
既然只是说短期走势,远的便不说了
7月8日的复盘里就技术分析角度提到,大盘60日均线即将金叉半年线和年线,短线的反向走势要来
然后在7月10日60日均线金叉240日均线以后,短线的反向走势来没来?
然后这是7月9日的复盘记录,再次提及次日60日均线会金叉年线
然后当日技术分析结论创业板当天高点不是最高点事后有没有实现?
都是说在事前,而不是事后发生再来看图说故事的吧?
下跌说了,那上涨呢?
在7月16日大跌的当天
我发的这篇微头条提到
https://www.toutiao.com/a1672383389680670
然后呢? 这几天如何?
以上大盘短期走势的预判,没有用到题主所说的成交量萎缩或者北上资金流出这些条件
因为成交量萎缩在技术分析中并不是一个定式,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位置会有多种不同解读。
如果题主是要寻找正确的方法来预判大盘的短线走法,就必须要细致的去学习正确的技术分析知识。
比如成交量,那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
不存在量增就如何量缩就如何这种简单的解读
欢迎点赞关注评论交流
国内有哪些公司可成长为芯片巨头?
目前来说,我国的芯片自给率是30%,按照国家芯片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这个目标要达到70%。就2018年来说,我国芯片进口总额3120亿美元,2019年为3040亿美元,按照我国在2025年的发展目标来说,未来国产芯片将会替代大约2000亿美元的进口芯片,可以说国产芯片的发展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要预测那些国内的芯片公司能够成长为芯片产业巨头,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芯片产业链究竟是怎么回事。
芯片如果从大类上来说,可以分为模拟芯片和数字芯片。
模拟芯片其中模拟芯片发展时间较长,从二战后就开始发展了,这方面最为著名的是美国的德州仪器,在这个领域已经深耕了70多年,拥有非常深厚的技术积累。相对于现在动辄5纳米的消费级芯片,模拟芯片主要用在工业上。
模拟芯片的特点是并不需要做的很小,所以在技术上并没有过于苛刻的要求。虽然技术上并不苛刻,但我们追赶的路途还很遥远,模拟芯片的差距不在精度而在数量。目前我国在模拟芯片方面最大的三个厂商是思瑞浦、圣邦股份和矽力杰,这三家公司在模拟芯片的种类数量上分别为912种、1400种和2000种,而德州仪器拥有的种类数则达到了125000种,差距远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而模拟芯片的种类数直接影响着芯片公司的收入,虽然门槛不高,但毕竟人家比我们多了几十年的先发优势,短时间内是很难追上的。
数字芯片芯片的另一类就是数字芯片了,而数字芯片又分为存储芯片和功能芯片。
存储芯片存储芯片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一种为DRAM芯片,也就是我们电脑上常用的内存,另一种是闪存芯片。就内存芯片来说,目前全球主要是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这三家,占了整个市场95%以上的份额,其中三星和SK海力士是韩国公司,美光是美国公司。这三家公司在这个领域的垄断优势十分明显,在30年中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拥有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个产业链,也有自己的圆晶制造厂和封测厂,能有效控制成本,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而中国在内存芯片上也有一些厂商,如合肥长鑫和长江存储,但这两家公司起步很晚,专利也非常少,所以在这个领域来说,短时间内要寻求突破可能性并不大。
再说说闪存芯片领域,这个领域主要有三星、东芝、西部数据、美光、SK海力士和英特尔等6家,这6家公司占了整个产业的97%的份额,垄断了整个市场。当然这个领域也存在着从设计到制造到最后的封装全流程的内部化,专利技术壁垒依然很强,中国在闪存领域的公司主要是紫光集团,有国家大基金的参与,依托于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如我们日常用的手机、电脑等都要大量用到存储芯片,所以需求也是非常旺盛。国家对其也进行了超过500亿美元的投资,使得我国的闪存技术取得了巨大突破,2020年紫光旗下的长江存储研发出了首款128层三维闪存芯片,技术水平与世界巨头相当,很快就能量产,根据预测到2021年紫光的闪存在全球的份额将会达到8%,如果能在这一领域能够继续突破,那么闪存领域我们将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有国家的支持,技术的突破以及国内庞大的市场,所以紫光集团有望在未来成为我国芯片产业的一大巨头。
功能芯片功能芯片就是我们常说的CPU、CSP、SOC等等,这个领域几乎被欧美公司完全垄断,我国虽然已经有了如龙芯、神威等国产芯片,但市场份额非常有限,几十年的技术优势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打破。
而不管多么复杂的芯片,一般都分为设计和制造这两块。
▲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流程
设计芯片的公司可以通称为fabless,这些公司一般没有生产芯片的能力,只是作为芯片设计的公司而存在,他们将芯片设计好了以后,再把设计好的方案拿到类似于台积电这样的公司进行生产,这样的公司有高通、博通、英伟达、华为海思等。不过这些公司在设计移动芯片的时候都有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的坎,这便是ARM公司,因为这些公司都要在ARM公司的架构中进行设计。
打个简单的比方,ARM公司就好比是操作平台开发商,设计公司就好比是软件开发商,ARM设计出了基础的平台,而设计公司只是在这个平台上设计自己的产品。再进一步打个比方,ARM公司就好比是微软,开发出了WINDOES操作平台,而芯片设计公司就好比是软件公司,在WIN操作平台上开发出各种应用软件。
顺便提一下,ARM本来是一家英国公司,后来被日本的软银收购,不过如今软银出现了财务危机,不得不出售了阿里巴巴的股份以补充流动资金,甚至可能会出售ARM公司,而收购ARM公司最为积极的就是美国的英伟达了,如果英伟达收购ARM成功,那么美国就可以以ARM公司是美国公司为由限制我国的芯片设计企业,这对于我国的芯片设计公司来说将会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国大多数手机厂商采用的是高通的骁龙芯片,而华为手机使用的芯片是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但是因为美国对华为的限制,使得台积电不能为华为代工生产麒麟芯片,这对于我国的芯片产业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虽然华为海思拥有非常强的设计能力,但由于在制造上的短板,被人卡了脖子,所以最后要说一下芯片领域绕不开的话题,制造领域。
芯片制造领域芯片制造领域的特点是分工越来越细。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韩就通过低廉的价格抢占了美国人的存储市场,后来美国便将大量的精力用在了高端芯片设计上,在这个背景下,台湾多年来通过细分市场制造,从整个半导体产业中脱颖而出,产生了台积电这样的芯片制造巨头。
而荷兰的ASLM也是这种国际分工带来的结果。荷兰的ASML是光刻机领域的绝对霸主,而在早期,日本的佳能和尼康是光刻机界的大佬,由于产品线太多,被专注于光刻机的SALM最终赶上并超越。
光刻机是一个非常费钱、费力、费时间的产业,就目前来说,我国的上海微电子也才刚刚突破了28纳米技术,距离现在主流的5纳米技术还有相当的距离。而ASML的光刻机也不是荷兰一家搞出来的,其中就有三星、台积电、英特尔等众多国际巨头的参与。我国要在光刻机产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来说相当地困难,只能从一些中低端的芯片产品做起。
不过上海微电子生产的光刻机其问题在于,零件并不是都是国产化的,其中的关键零配件,如美国的光栅、德国的镜头、瑞典的轴承等,都来自于各个国家,所以零部件一旦被人卡了脖子,光刻机照样不能正常制造。我国光刻机的突破,还需要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在芯片产业上实现弯道超车呢?其实是有可能的。
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如今已经到了人工智能时代,而人工智能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海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会被应用到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各种定制化的专用芯片,其中就会产生很多的机会。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传统芯片更多的是通用性,一个芯片只要改变一些参数就能适用在不同的设备和终端上。但是到了AI智能时代,这种通用类型芯片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因为每一个领域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算法。
在传统的芯片领域,我们可能与芯片产业先进的国家有着数十年甚至20年的差距,但是在AI智能领域,我们与世界各国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在AI智能领域全球还未出现一家独大的国际巨头,而中国的人口数量也在帮助中国芯片制造企业能与欧美先进国家抗衡,因为我们的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数据用于AI智能芯片的训练。
▲未来中国芯片的巨头,极有可能在入寒武纪这样的智能芯片公司中产生
就如自动驾驶,我国的路况与欧美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而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智能芯片在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会大于欧美国家,这也为我们的本土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传统芯片只提供基础算力,要实现汽车的倒车、转弯、人物识别等等则需要各种各样的智能芯片,而各种细分领域我们已经涌现出一批不错的公司,比如寒武纪、地平线的人工智能视觉芯片、自动驾驶芯片等。这个市场的空间也足够大,其需求在今后几年中也将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而中国占据了世界一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5G终端市场,足以支撑起智能芯片的发展需要。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我认为就传统芯片来说,国内的紫光集团可能在存储芯片上取得突破,成为芯片产业巨头。而我们更大的希望则在于未来的AI智能芯片领域,非常有可能在如寒武纪、地平线等智能芯片公司中出现世界级的芯片巨头公司。
持有阿里巴巴的基金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持有阿里巴巴股票的基金:
1.云锋基金:这是阿里巴巴董事会的创始人和相关合伙人共同筹备建立的一个基金,其规模中等,涉及领域的众多,主要有互联网、新能源等。
2. 天弘基金:国内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第一,一些基金管理机构会有专门的海外美股私募基金,主要股票。
3. 蚂蚁金服概念股票。
4. 阿里巴巴概念股股票。
此外,还有恒生电子东方财富、金证股份、内蒙君正等其他股票。请注意,投资有风险,具体基金选择应基于您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等因素。建议您在进行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咨询专业的金融顾问。
茅台市值相当于多半个芯片业?
贵州茅台,这是A股市场股票市值的前十名,也是目前A股市场的最高价股票。国内芯片行业,因为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限制,引起很多人的关心和讨论。一个茅台,等于半个芯片产业,如何理解这个情况?有助于我们做好股票的投资,深刻理解市场。
投资是一场旅行,在旅途,遇见您。
我是雄风投资,20年投资实战经验的老司机,在亚洲最大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工作期间,荣获腾讯2012中国最佳投资顾问。
一,贵州茅台的情况。
贵州茅台现在的股票价格是679元,总市值是8541亿元人民币。贵州茅台从上市至今,上涨幅度达到200倍左右,也是一只大牛股。
二,一瓶白酒,等于很多芯片。
是的,按照贵州茅台的股票市值,在芯片行业绝对是大家伙,所以很多股民感到很奇怪。因为芯片产业,既很重要,也是一个有前途的产业,为什么芯片股的市值那么低呢?
一瓶白酒,等于很多芯片,反映的问题主要是:
1,国内芯片产业的薄弱。
由于我们在全球芯片行业里面,品牌和实力比较弱,缺乏真正的核心技术,所以国内芯片的上市公司,行业地位一般,没有核心竞争力。
2,芯片公司的收入和利润。
由于芯片公司在业绩方面表现一般,收入和利润的规模很低,所以才会导致股票市值不高。股票市值的根本基础还是公司的财务数据,主要表现在收入和利润。
3,芯片公司的成长性较弱。
成长性,也就是业绩的持续增长能力和空间,这是决定股票市值的主要因素之一。芯片公司由于没有真正的好产品和技术,导致利润没有持续的增长能力,成长性较弱,最终导致估值很低,所以市值就很小。
4,贵州茅台的情况。
贵州茅台的收入和利润,非常优秀,并且每年的业绩成长性不错,所以获得机构的青睐,持续买入,推动股价和市值的长期上涨。
贵州茅台的利润率很高,毛利率是70%左右,但是,芯片股票的利润率很低,这也是一个区别。
5,机构的信心和选择。
股票在股市里面,长期价格的表现,还是需要机构的买入和看好,但是,机构对芯片股缺乏信心,不会选择大量买入和长线持有。
三,芯片与人生。
芯片,就是人的大脑,也是汽车的发动机。在全球科技行业,没有芯片,就没有竞争力,也没有定价权,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人生之中,我们需要找到自己人生的芯片,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呢?就是你与其他人的区别在哪里,你在单位里面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具有好芯片的人生,就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生。
遇见是缘,喜欢我的回答,请马上点赞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
如您有投资的问题,可以留言或私信联系我,有空时将进行专业解答。
关于【君正网络科技怎么样】和【除看交易量萎缩和北向资金持续流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