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驰网络科技怎么样,我国六大古都是指现在的哪六座城市?
六大古都古都是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从夏朝到清朝有着几十个王朝,并且有些王朝的都城还有多次迁徙,所以很多城市以前都是古都城。
我国的四大古都是西安、南京、洛阳、北京,五大古都是加入开封,六大古都是加入杭州,就是西安、南京、洛阳、北京、开封、洛阳。
1、西安
西安在古时候有长安、镐京等名称,在西周时西安被称为“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是西周王朝的国都,历史上最早称为“京”的城市,也是西安作为都城的开始。现在的西安是陕西的省会,简称为“镐”。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首,也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是中国历史上正统王朝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自西周开始,秦、西汉、新朝、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十三个王朝都在现在的西安地区建都,此外刘玄的更始政权,刘盆子的赤眉政权,十六国的大夏王朝,武则天的武周,黄巢的大齐,李自成的大顺等也都曾以西安为都城。所以,西安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悠久的古都。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都城也迁至咸阳,此后一直到秦朝灭亡咸阳一直是秦国都城。古代咸阳的区域远比现在咸阳区域广泛,涵盖了现在的西安和咸阳部分区域,秦朝的咸阳宫在西安市西,咸阳市东,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阿房宫也是在西安市内。此外,西安还有西周丰镐遗址,汉朝未央宫遗址,唐朝大明宫遗址,隋朝大兴城遗址,这些遗址都展示了西安作为都城的悠久历史。
2、洛阳
洛阳在周朝别称为洛邑,因为自夏商周以来长期作为都城,所以洛阳也被称为洛京,现在洛阳的简称就是“洛”。
洛阳是历史上建都最早的都城,夏商时期洛阳就是都城,要论朝代洛阳比西安更多,并且洛阳大多时间一直作为历代的陪都。自夏朝开始,商朝、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都曾先后以洛阳为都城,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刘玄的更始政权,隋末王世充的郑,安禄山的燕也都以洛阳为都城。
洛阳还一直是历朝的陪都,王莽的新朝以洛阳为东都,东晋、南朝刘宋、后赵、东魏、北齐、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也都曾以洛阳为陪都。
在洛阳有着夏朝都城遗存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五大都城遗址,这些遗址也显示了洛阳作为都城久远的历史。
3、南京
南京在古代的别称有很多,有金陵、江宁、秣陵、建业、建康、应天、天京等众多别称,现在的南京是江苏的省会,简称为“宁”。
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东汉末年孙权建立东吴,首先在南京建都,其后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也都以此为都城,南京成为六代京师之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杨吴政权以南京为西都,南唐以南京为都城,南宋时期也以南京为行都,称为“东都”。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以南京为都城,历经朱元璋、朱允炆两代,朱棣迁都到北京后,实行双京制,南京为留都。等到北京被李自成攻陷,明朝灭亡,南京成为南明政权的都城,不久也被清军攻陷。清朝末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以南京为都城,改为天京。清朝灭亡后,中华民国也是以南京为都城。
4、北京
北京在历史上有蓟、燕京、大都、京师、北平等别称,现在北京更是我们国家的首都,简称为“京”。
北京作为都城最早始于殷商时期的蓟国,春秋时期,燕国灭亡蓟国,迁都到蓟,此后蓟都就一直是燕国的都城。此后一直到辽国时期,辽国实行五京制,南京析津府就是现在的北京地区,金国也以北京为中都,随后的元、明、清也是以北京作为都城。等到清朝结束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也以北京为都城,而现在北京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5、开封
开封在历史上有着汴京、汴梁、汴州、东京、大梁等别称,现在的简称为“汴”。
开封素有八朝古都之称,自夏朝开始,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都在此定都。
开封最早作为都城的记载是夏朝时期,此后商朝也曾短暂以开封地区为都城。战国时期,魏国迁都大梁,大梁城一直是魏国都城。五代时期,五个朝代更换不停,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取代了洛阳,这期间后晋灭亡后,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定国号为“大辽”。辽朝在开封只一年左右,其后又经后汉、后周,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后,也是以开封为都城,汴京成为宋朝最繁华的都市。金国灭北宋后,先以开封作为陪都,这期间的伪齐政权刘豫也曾迁都汴京,后期金朝又迁都到开封。元朝末年,小明王韩林儿的红巾起义军曾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在红巾军占领汴梁后,也曾以开封为都城,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前期也曾以开封作为陪都。
“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藏多座城”。在开封地下有着城摞城的奇观,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3座国都分别是战国时期魏国大梁城、北宋东京城、金朝汴京城。
6、杭州
杭州在历史上有临安、钱塘 、武林等旧称,现在的杭州是浙江省省会,简称为“杭”。
杭州一直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不仅风景秀丽,还是一座古都,吴越和南宋都曾在这里建都。五代十国时期,钱镠在南方建立吴越国,定都杭州。宋朝建立后,消灭各地割据政权,到灭亡南唐后,十国中只剩下一个吴越,钱俶为了百姓着想纳土归宋,也保全了杭州,使得杭州在宋朝经济发展极为繁荣。北宋被金朝所灭后,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后南迁到杭州,并以杭州为都城,杭州进入鼎盛时期。
十大古都六大古都其后加入安阳成为七大古都,加入郑州成为八大古都,加入大同成为九大古都,加入成都成为十大古都。
至此,按照前后顺序十大古都分别为,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成都。
7、安阳
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在历史上有殷、邺、邺城、邺都等别称,现在的安阳是河南的地级市,简称“殷”或“邺”。
安阳现在虽然是河南的一个地级市,在历史上却是有着“七朝古都”之称,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曾在这里建都。最早在夏朝的时候,夏朝的胤甲即位后就建都于西河(安阳市汤阴县),这是安阳地区作为都城最早的开始。商朝时期,盘庚迁殷,商朝再度振兴,所以商朝也被称为殷商。商朝灭亡后,周朝的姬姓诸侯国卫国也曾在楚丘(河南滑县)定都。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灭袁术、吕布,收服张绣,驱逐刘备,又大败袁绍,平定河北。在击败袁绍后,曹操占据邺城,营建王都,曹操被封为魏王后,更是以邺城为都城,邺城已成为东汉实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曹丕代汉后,迁都到洛阳,邺城仍然作为陪都。十六国时期,邺先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三国的都城,翟魏、南燕也曾以安阳地区为都城。南北朝时期,邺又先后为东魏、北齐都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安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8、郑州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古时候被称为商都。现在的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简称为“郑”。
郑州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就出生在这里,早期的有熊国都城就曾在新郑,祝融氏之国也在新郑地区。
夏朝早期,帝舜封大禹在阳城(郑州市登封市)建都,建立夏朝,等到帝舜禅让给大禹后,大禹正式即王位,建立夏。夏朝灭亡后,商汤建立商王朝,开国之都就是毫都,现在郑州仍有商代都城遗址。商朝被周取代后,周朝大封诸侯,武王姬发的三弟鲜于管建立管国,都城为管城(郑州管城区)。除管国外,当时郐国、东虢国、祭国、密国等西周诸侯国也都是在郑州地区。西周灭亡后,东周建立,诸侯互相攻伐,小国都被兼并,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以新郑为都城,郑国存在长达432年。战国初年,韩国灭亡郑国,迁都到新郑,其后新郑一直作为韩国都城直到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亡韩国。新郑作为郑、韩国都长达500多年,现在新郑市仍有郑韩故城遗址。
9、大同
大同是山西省的地级市,有“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大同在历史上有云中、平城的别称,简称为“云”。
大同也是一个古都,北魏时期,拓跋珪迁都到平城,正式称帝。辽朝时期,实行五京制,西京为大同府,是辽朝的陪都。金朝时期依然采行五京制,西京大同府依然是陪都。
10、成都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别称有蓉城、锦城、芙蓉城 、锦官城等,简称为“蓉”,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成都在先秦时期是古蜀国的领地,古蜀国的都城鱼凫、郫邑、广都、成都、新都都在现在的成都市内。三国时期刘备建立蜀汉,在成都称帝,以成都为都城。西晋末年,李雄攻下成都,在成都建立成汉。此后,一直到五代时期,王建、孟知祥先后在成都称帝,建立前蜀和后蜀。
其他古都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城市都曾是古都,可能你的家乡以前就是古都。
夏朝的都城有阳翟(河南禹州)、安邑(山西夏县)等。
商朝在历史上成都迁都,最有名的都城就是朝歌(河南淇县),朝歌还曾是周朝最大诸侯国卫国的首都。
战国七雄中的赵国都城是邯郸,齐国国都是临淄(山东淄博),其他几个国家更是曾多次更换都城。除了战国七雄,春秋战国还是很多的诸侯国,吴国国都吴(江苏苏州),越国国都会稽(浙江绍兴),鲁国国都是曲阜,宋国国都商丘等等。
......
自西周以来就实行复都制,而到唐朝中期后,更是设置五京制,使得很多城市以前都是古都。
世界古都世界四大古都,中国西安、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埃及开罗。
世界十大古都,古罗马、雅典、君士坦丁堡、巴比伦、库斯科、特诺奇蒂特兰、底比斯、大津巴布韦、西安、卡霍基亚。
女性到中年为何易胖?
您好,我是yuki,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1.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需要花更多时间精力照顾家庭和孩子,没那么多时间减肥和收拾自己
2.人到中年,身体的代谢率变低,而脂肪主要是靠新诚代谢消耗的。跟年轻人相比,同样的运动量,年纪大的人消耗的没这么多。
3.并不是吃的越少,越容易边变瘦。人体有自动防御机制,当你吃的很少的时候,它就会以为身体长期处于一个吃不饱的状态,为了减少消耗会开始储能,减少消耗,这就是为什么吃的少还是瘦不下来的原因。
4.可能是饮食结构的问题。吃的少不代表吃的都是健康的低热量的食物。之前看过一组图片。100g的瓜子,炸鸡,薯条,薯片,甜品的热量换算成水果蔬菜已经是好几倍了,这也是为什么看起来吃的少其实吃进去的热量却不低,瘦不下来的原因,建议多吃些健康的水果蔬菜及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的肉类,调整并均衡饮食结构。
5.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一个胖女人说自己在减肥,每天吃的都很少,不但没瘦反而还胖了,记者跟拍了她一天才发现,她并不是吃的少,只是她忽略了自己吃进去的零食,奶茶等等,正餐确实吃的少,但她没有计算她加餐的热量[捂脸]
6.也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可以去医院体检看看。我之前一个朋友就是因为内分泌失调,不管吃的再怎么少,再怎么运动也瘦不下来。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先调理体质。
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想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另外祝你身体健康[呲牙]
明武宗行事荒诞还建了豹房?
简单地说,豹房是真实存在的,是正德皇帝给自己修建的“风流窟”。别看,“豹房”的名字取得凶猛,其除了骄奢淫逸,风流快活并没有更多的意义。
除了,豹房之外,朱厚照,这位可以跻身中国历史上最会玩的皇帝排行榜前三甲的正德皇帝,还做过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荒诞事情?下面,诸位看官且看土鳖君盘上一盘。
明武宗丨中国最爱玩的皇帝“朱厚照,大明王朝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享国16年,享年30岁。
这位正德皇帝14岁就登上了皇位。他的名字前面时常被冠以“荒唐”、“奇葩”、“任性”的等形容词的少年天子,其实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在他的眼中老天爷交给他的任务其实就是一个字“玩”。所谓的皇权无非是为了让他更好地玩而已。
除了皇帝的头衔之外,爱玩的朱厚照还自己弄了不少隐藏的头衔。比如“特命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后军都督府太师”;再比如“大庆法王”,“圆明自在大慧定佛”等等。更有甚者,为了玩的方便,他甚至给自己改了个叫“朱寿”的名字。
连老爹给自己起的名字说不要就不要了,弄个豹房算得了什么?
豹房丨动物园里的风流窟公元1505年,那个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黑点的皇帝,朱厚照的老爹,明孝宗朱佑樘在给儿子留下“任用贤臣”四个字后就撒手人寰。
但他忘了,他除了给儿子留下李东阳、谢迁、刘健等柱石之外,还留下了一位叫做刘瑾的阉人。
这位刘太监是朱厚照身边的老人,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在东宫跟随左右。正因如此,这个老残废对小皇帝的脾气秉性摸得是一清二楚。
别看刘太监从小学习不咋地,但情商绝对高人好几筹,他深知“投人所好”的道理,更何况是不用花自己的银子就能投皇帝所好的好事。
从朱厚照登基之日起,刘瑾就拿出了浑身解数,四处给皇帝老子张罗好玩的东西,什么打猎的鹰犬,跳舞的美女,变戏法的草台班子等等等等,极尽谄媚之能事。这么说吧,朱厚照皇帝生涯前半时期的所有娱乐项目都是刘太监一手开发的。
在刘瑾的努力下,正德皇帝在后宫建立了一支庞大的美女队伍,一支庞大的男宠队伍,一支庞大的优伶队伍和一支宠物大军。
为了让这些宠物们安心地待在北京,刘瑾还专门为他们成立饲养衙门,也给北京留下了,虎坊桥、象来街、养马胡同、喂鹰胡同、羊坊胡同、报房胡同这些个地名。
据说在那些个宠物中,朱厚照最喜欢的就是浑身金钱花纹的豹子,时常弄一只跟随在自己身旁。
正德二年-七年,朱厚照花了24万两白银在紫禁城西北的太液池建了个有200多间房屋,配套了迷宫、佛塔和跑马场等娱乐设施的离宫,同样也弄了几只豹子进去养着。
在起名字时,不怎么爱学习的朱厚照也想不出什么好词,索性就指着笼子里的豹子说,就叫“豹房”吧。
有了纸醉金迷的新家,谁还在又旧又破,压抑感十足的紫禁城里看内阁里那些“吊书袋”豹房建成后,朱厚照就很少再到宫城中去住。
为了增加娱乐项目,朱厚照不停命人往豹房里添人。什么金发碧眼的西域美女,貌似潘安的男宠,膀大腰圆的番僧,心如蛇蝎的太监应有尽有。
豹房归属太监衙门—内府管辖,首席大太监刘瑾是内府的最高负责人,另外还有7个太监也是官居要职,合称为“八虎”。
在这一群乌龟王八蛋的大力指导之下,朱厚照算是在豹房里彻底“嗨”大了,在豹房里玩起了RPG游戏(角色扮演)。
他让人腾了若干间房子组织太监、宫女、嫔妃们在里面干起了买卖,女的扮成卖弄风骚老板娘、失足妇女,太监们则扮成跑堂伙计、王八头。朱厚照扮演富商,在其中恣意淫乐,有时候还故作恶少,做点不给钱就走事情。
朱厚照还参照自家祖宗,在豹房设立了特务组织—豹房勇士,从边将和锦衣卫中选拔军官入职。这起子军官进入豹房之后,基本上都成了正德皇帝的干儿子,仅正德七年一年,朱厚照就把老朱家的姓赐给127人。后来跟朱厚照玩得昏天黑地的钱宁和江彬,便在其列。
边关丨也是好玩的地方豹房再好玩,长期呆在里面也是腻味十足。看够了方寸天地的朱厚照决定去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的田野。
边将出身的江彬经常在皇帝老子身边说起当年在草原上与鞑靼人厮杀的往事,朱厚照泛起了对“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向往。
正德十二年,鞑靼小王子巴图孟克亲自率领5万部曲南下打草谷,“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横空出世。
朱大将军冲破重重阻力,带领十万大军星夜兼程,终于当年十月与巴图孟克在位于山西省北部的应州地区,短兵相接了。
根据《明武宗实录》等资料记载,这场遭遇战在漫天大雾中打了整整五天,朱厚照率领的明军主力在交火第二天抵达的战场。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骑上了战马后的正德皇帝竟然颇有乃祖朱棣的遗风,前突后袭,悍不畏死。
在明军主力不要命一般的冲锋之下,在大同、宣府、辽东、雁门军队拼了老命的支援之下。拼杀了五天的小王子终于再也抵挡不住,率兵北逃了。
当然,对于这场遭遇战的战果到底如何?后世还有诸多争议。
《明武宗实录》中记载为“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后来很多人对应州大捷的质疑之声也是因这句而起,杀敌16,自损52,算什么大捷?
但是诸位看官要知道,斩首数并不等于杀敌数,《武宗实录》上说斩首十六级,只是说割了16个敌军的脑袋,也许还有被人抢走的尸首,那也不好说。
倒是清朝人编的《明史》中,有句“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给朱厚照侧面地证明了一下。
不管战果到底如何了,反正朱厚照玩得十分开心。
班师回朝后,为了表彰自己的军功,朱厚照自己又给自己下了道 “特加威武大将军公爵、俸禄,仍谕吏、户二部知之”的圣旨,自己封自己为公爵,并在边关要塞宣府(张家口)给自己修了镇国府。
朱厚照自己将镇国府称之为“家里”,诸位看官姑且可以将那建在边关的镇国府,看作是“豹房张家口分房”,那豹房里的太监、美女、和尚很多被分流到那里。在正德十三年立春的迎春仪式上,那些从豹房里分出来的乌龟王八蛋们别出心裁,上演了一出“彩球撞光头”的花车游行,哄得老朱前仰后合,连声称好。
关内丨也是不亦乐乎正德十三年秋,当大将军朱寿再次摩拳擦掌准备披挂上阵的时候,内阁大学士们坚决不干了,纷纷长跪乞求朱厚照不要再瞎胡闹了,不然就一头磕死在地下。
眼见得北边是再也去不了了,正德皇帝开始将眼光放到了长城以内,弄得是鸡犬不宁。
起先他是在京城里折腾,趁着月黑风高在京城里巡查,看见谁家屋子盖得高大,就会一脚踏进门去调戏一把良家妇女。后来,开始强抢民女,不管是幼女还是人妻,只要看上了眼,先弄到豹房里去再说。
在正德执政的那几年,老朱家的子孙都被朱厚照的荒唐所传染,有点耐不住寂寞。
先有正德五年,就藩陕西的安化王朱寘鐇蠢蠢欲动。后有正德十四年,住在南昌的远房爷爷宁王朱宸濠与扯旗造反。
正德五年,朱厚照正沉迷于豹房的风流夜色之中,没空搭理安化王。但正德十四年可算是让朱厚照逮住了机会。
当年七月,在打了十几个哭谏的大臣的屁股之后,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朱寿终于重出江湖,带各镇边兵亲剿宁王乱党。
谁知道,还没走出多远,前线就传来消息,时任赣南巡抚的王阳明已经将宁王一伙锁拿。
眼看着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走了,朱厚照也不回去。大手一挥带着大军继续南下,要到南京玩一出欲擒故纵的游戏。
那绝对是真的欲擒故纵啊,将披甲带盔的宁王放出10米远后,锦衣卫呼啦围上去将他擒住,就算是朱厚照亲手捉贼了。吆五喝六地演了一出闹剧之后,过足英雄瘾的朱厚照就踏上了返京之路。
当天子的龙船停泊到大运河淮安清江浦码头之后,这位朱老兄来了蓑笠纶竿的雅兴。
但不知道是兴奋过头了,还是钓到的鱼太大的原因,朱厚照竟然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等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捞上来的时候,他已经被呛了个七荤八素。
回到北京之后,没出三个月,朱厚照便去天上找老祖宗去了。
朱厚照死后,豹房遂被以杨廷和为首的老陈捣毁,里面的乌龟王八蛋们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遣散的遣散。朱厚照的堂弟,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继位,年号嘉靖。从此大明王朝开启了为期45年的炼丹时期。
不得不说,朱厚照确实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荒唐皇帝,荒唐到连清朝皇宫的师傅们批评顽劣的皇子们都用一句“你想学前明的朱厚照吗?”
但有一说一,朱厚照的天赋确实是非常之高,能开弓拉箭,骑马砍人不说,他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自学了葡萄牙语、阿拉伯语、梵、乌斯藏等多门外语的皇帝。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您。
我是土鳖君,一位爱极了中国的书生。
点关注,不迷路。
为您持续输出有质量的答案。
历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议的预言家?
蒋百里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位军事战略家,他也是预言抗日战争胜利的军事家。
蒋百里将军早年的时候在日本学习军事,是1906年日本士官学校第九期毕业学员,当时他是步兵科毕业生的第一名。他对日本非常了解,在保定军校担任教官的时候,他就提出了“中日必有一战”。
1932年“一•二八”抗战刚开始的时候,2月1日蒋百里和朋友曹聚仁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家咖啡厅喝茶,蒋百里手持一张上海《每日新闻》。看了一会他就对曹聚仁等人说,六天以后,即7日早晨,日军要有一个师团到达上海。
蒋百里将军怎么得知的呢?他当时并无内部消息或其他特殊途径,他指着他正看的报纸上的一条电讯,那简短的电讯说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昨天晋谒天皇。蒋百里解释说:这次入宫一定是日本陆军方面请求增兵,从获得批准到援军做好准备大约需要三四天,日本到上海的海路需要三天左右,因此六天后日本援军将会开到。以日本的运输能力,以及由长崎到上海的水程,估计7日早上,可运来一个师团。
果然被蒋百里将军说中了,7号早上,日军的第九师团到了上海,参加作战了。事实确证了蒋百里将军的预见,这些判断正是基于他对于日本军事制度、地理人文等各方面的了解。当然,这些主要还是较为宏观层面的认识,属于一个军事战略家的洞察范围。
蒋百里将军的预言远不止这一此,在军事上面,他卓越的战略天分确实值得尊敬。蒋百里将军还预见,假如中日爆发全面战争,那么日军会轻易占据沿海和华北,中日两国的拉锯战场将会是湖南,后来的抗日战争的确又如同蒋百里将军所说的一样。
1935年,蒋百里将军被聘为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翌年赴欧美考察军事,归后提出建设空军的建议,这是中国最早关于空军构建的思想。
蒋百里将军还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他编著的《国防论》成为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他提出的“以空间换时间”,成为日后中国抗战的军事指导思想,可惜1938年11月蒋百里将军去世,他没能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天。
关于【群驰网络科技怎么样】和【我国六大古都是指现在的哪六座城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