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凯网络科技怎么样,现在智能手机用的qq浏览器多还是uc浏览器?
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还以为UC仍然是市场第一,但是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12月QQ浏览器独立设备数是5.08亿台,UC浏览器的独立设备数是3.5亿台,如下图:
而2019年12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4.5亿和3.2亿,同时在环比增幅方面,QQ浏览器也是高于UC的,也就是说,QQ浏览器目前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移动浏览器了。
我认为,QQ浏览器之所以能做到第一,QQ和微信有很大功劳。朋友用微信给你发了一个excel,你打开点击,提示下载QQ浏览器才能编辑,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有时候一不小心就开始下载了。而UC则没有这个流量优势。
贴一下看到这个问题后跟我朋友的聊天记录:
大概七八年前曾看到过UC负责人一篇专访,大概意思是他的愿景是将UC打造成一个平台,集成很多应用,这样大家就不需要装那么多APP,只需要打开UC就可以了。当时听起来似乎挺酷的,然而,各家APP怎么甘心可能依附于UC?所以时至今日,只有一些本来就依赖于网页或者轻应用在UC上架,长这个样子:
但UC没有实现这个愿景并不是说愿景有问题,问题出在浏览器属性有关本身,它不比QQ微信这种即时通讯APP,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得用(周末也得回领导消息对吧),而浏览器只有你需要才会去用,开屏率远远没有即时通讯APP那么高,受众也没那么广(老年客户基本上不会搜索,但是会有微信),这就导致UC话语权没有那么强。但微信就不一样,10多亿的用户,看看公众号、小程序,不管哪个APP都想依靠微信引流,再想想UC的愿景,有点熟悉吧。
除了来自腾讯系产品的竞争外,UC还面临其他产品的竞争。比如今日头条推出了头条搜索,就集成在今日头条APP内,像我这种喜欢逛头条的用户,一般的搜索需求在头条就解决了,完全没有再打开一个APP的必要。头条的用户有多少呢,大概有这么多:
头条搜索推出的初衷本来是对标的百度、360,但在无意中,UC也因此失去了部分用户.......扯远了,总结来说,在浏览器并非必需且腾讯系等竞品的竞争下,UC集成越多应用越让人觉得臃肿。
可能UC也意识到了臃肿的问题,所以他们推出了夸克浏览器(目前排第10),在推出之初这款浏览器确实惊艳,搜索界面简洁,可以说是一个浏览器最理想的样子。然而现在:
看到这些功能,我有不好的预感。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产品做稳定之后,公司觉得不能白养着这些程序员,所以总是想搞点事情。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米加健康集团怎么样?
答:1,米加健康集团挺好的,发展良好,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让“让老百姓拥有更好的医疗保障”的企业使命。
2,米加成立于2005年,其子公司斯凯网络于2010年在美上市(股票代码:MOBI),成功推出国内自主研发的手机操作系统,成为全球软件商店的开创者。
智商最高的狗是哪种狗?
不要迷信狗狗智商排名表,那个表其实是典型的被误传之后大范围扩散的信息,关于狗狗智商的问题,容我细细道来。
我印象里面最聪明的一只狗狗,是边牧Chaser,它在参加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训练记住了近1000个单词的意思。Chaser简直可以说是狗届学霸中的学霸,但如果真的让你养一只这么聪明的狗狗,你真的能养好吗。
一些主人在养狗之前,都会去了解,或者问一下什么狗狗最聪明,从而挑一种比较“聪明”的狗狗。但从很多人养狗的经历看,聪明的狗反而养得很折腾,而愚笨迟钝的狗狗,反而最让人省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狗狗智商排名表,真的是智商的排名吗?
这份所谓的世界狗狗智商排行榜,作者是动物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科伦。这位动物心理学教授的权威性不可反驳,但是这位教授调查的方法,事实上有点偏颇。但是因为没有大机构组织重新调查,所以一直沿用着他的版本,现在很多人评判狗狗的时候,一般都会参考这张表。
在这份智商排名表里面,第1到10名的学霸型狗狗,分别是:
第1位: Border Collie(边境牧羊犬)
第2位: Poodle(贵宾犬)
第3位: German Shepherd(德国牧羊犬)
第4位: Golden Retriever(金毛寻回犬)
第5位: Doberman Pinscher(杜宾犬)
第6位: Shetland Sheepdog(喜乐蒂牧羊犬)
第7位: Labrador Retriever(拉布拉多猎犬)
第8位: Papilion(蝴蝶犬)
第9位: Rottweiler(罗威纳犬)
第10位: Australian Cattle Dog(澳大利亚牧牛犬)
倒数10名最愚笨的狗狗,分别是:
第70位: Shin Tzu(西施犬)
第71位: Basset Hound(巴吉度猎犬)
第72位: Mastiff(马士提夫犬), Beagle(米格鲁)
第73位: Pekingese(北京犬)
第74位: Bloodhoun(血猎犬)
第75位: Borzois(波索尔犬)
第76位: Chow Chow(松狮犬)
第77位: Bulldog(斗牛犬)
第78位: Basenjis(贝吉生犬)
第79位: Afghan Hound(阿富汗猎犬)
这份表是斯坦利博士通过发放一份非常长的问卷,给北美地区的宠物医生、训犬师、与狗相关工作人员等等,让它们根据上面的问题,给各个品种的狗狗做出评价。简单来说就是写调查问卷。根据208 位训犬专家,63名小型动物兽医师,及 14 名研究警戒犬与护卫狗的专家反馈的信息,加上部分后续深入观察访谈,最后得出了这张表。
所以这张表的局限性是挺高的,首先只是在北美地区,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家们的经验之谈。如果当时北美地区养北京犬的人比较少,而且训犬师训练的那只北京犬刚好不听话,得出的结论就是北京犬不聪明难训练。
而在倒数10名的狗狗里面,很多都是猎犬,猎犬要是不聪明怎么打猎?一些嗅觉猎犬,平时要集中注意力在嗅闻上面,不会轻易被其他事情打扰。而比格犬则是通过声音追捕猎物,然后去追击。但在主人的眼里,这就是不听话的表现。
养一只聪明的狗狗,真的就能很轻松吗?
那份智商排名后面还有一句类似于“仅供参考”的小字:狗的表现与主人有很大关系,训练不佳的狗无法表现出实际能力。人家是说,狗狗聪明是一回事,如果不教狗狗照样能看起来非常蠢。
聪明的狗不一定好训,好训的狗不一定聪明。聪明的狗狗,虽说学得很快,但整天跟你耍心眼,不一定愿意听你的。聪明的狗狗如果想要偷吃、偷偷爬上床,它们会找一切方法来实现。
比较迟钝的狗狗,学得不快,但不会想太多,一旦学会了就是牢固的技能。再聪明的狗狗,都要经过训练,才能达到我们想象中的聪明。从反面看,聪明的狗学习能力很强,也很容易学坏。在不清楚人类社会规则的情况下,学好还是学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主人的教导。有些人觉得中华田园犬不聪明,但只要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它们也能成为跟金毛一样的服务犬。
就算给你一只边牧,如果你不懂得怎么教狗狗,它会拆家乱咬,不停扑人,甚至在玩到兴奋的时候会不小心咬到人。主人应该根据狗的性格特点,摸清喜好再对狗狗进行训练,因材施教才是硬道理。养一只聪明的狗狗并不会省心,或许一些比较懒惰迟钝的狗狗,对人对事物的反应温和的狗狗,才是最适合养。
我是训犬师蚊子,敬请关注,关于狗狗行为的疑难问题,欢迎咨询交流!
中国无人机市场怎么样?
从MP3到MP4,再到平板电脑,再到无人机、平衡车,再到AR/VR,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终端硬件市场热潮持续时间是越来越短。2015年还异常火爆的无人机行业,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2016年下半年,整个无人机市场就遭遇了寒流。随后很多无人机企业纷纷宣布破产,被彻底洗牌出局。然而到目前为止,无人机的寒冬似乎仍未过去。
无人机市场的“寒冬”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无人机市场快速兴起,众多的创业公司纷纷涌入,各路资本也是纷纷入局。2015年之时,无人机市场更是异常的火爆。然而这股热潮只持续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便很快遭遇了“寒流”。
山东矿机无人机子公司山东长空雁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亏损428.4万元。广东雪莱特无人机子公司深圳曼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亏损达2640.4万元。而雷柏科技2016年无人机业务营收同比减少近一半。2017年3月18日,雷柏科技宣布终止无人机相关项目建设的定增计划。
2016年12月,西安无人机企业斯凯智能因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同时公司还拖欠员工3个月工资未发。2016年12月,智能无人机公司亿航被曝裁员,亿航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营销官熊逸放表示离职的员工人数约70人,占员工总人数20%。2017年1月,零度智控确认公司人员发生调整,实际离职人数134人,约占员工总人数的25%。时隔9个多月之后,零度智控再度宣布裁员70多人。
2017年1月11日,法国科技公司Parrot宣布裁撤无人机业务部290名员工,约占总员工数量34%。2017年1月12日,美国无人机制造公司Lily Robotics宣布停业倒闭。
有资料显示,2017年一年,至少有超过20多家无人机企业退出了市场,如果算上很多小型的创业公司,则数量更是惊人。
昨日(8月13日),业内又有一家规模较大的无人机企业——广东莱盛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盛隆”)也正式宣布放弃经营。
根据莱盛隆贴出的公告显示,“公司因经营不善,现仍拖欠全厂员工2018年5月部分及6、7、8月份工资”,莱盛隆“已无能力支付以上拖欠员工的工资”,并且还负债超过2亿元。所以决定“正式放弃经营”。
而导致无人机市场寒流的主要原因:一个是资本的快速褪去,一个是无人机管理政策的持续收紧。
首先,当时由于无人机市场才刚刚兴起,入局的厂商很多,但是实际上,当时的市场容量却非常的规模有限。
而且在中高端无人机市场,国内的大疆可谓是一家独大,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供货渠道乃至市场口碑,还是产品线种类,包括消费级、准专业级、行业级无人机门类齐全,大疆创新都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在这种情况下,留给其他无人机企业的发挥空间也十分有限。
例如在莱盛隆专注的植保无人机市场,虽然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无人机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农林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200亿元。但是,目前国内农业植保仍以人工加手动、电动喷雾机这样的半机械化装备为主,占比超过90%,航空植保比例小于2%。相比日本达到的40-50%覆盖率,无人机在中国农业产业中并不普及。而根据中国农用航空植保协会调查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仅有10%的植保队达到营收平衡。这与200亿规模市场蛋糕形成了鲜明对比。
另外,对于刚刚起步的植保无人飞机市场,当时也吸引了至少十家A股上市公司入局,比如隆金通用、新安股份、宗申股份、芭田股份、德奥通航等。植保无人机行业还造就了超过十家新三板上市公司,比如前面介绍的莱盛隆,以及全丰航空、艾森博、易瓦特、众和植保等。
在当时实际市场需求并不大的植保无人机领域,众多无人机企业的纷纷入局也加剧了这块市场的竞争。
无人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大疆创新2015年就推出了首款植保无人机MG-1杀入了这块市场。成立于2007年的极飞科技也很早就进入了这块市场。相比市场其他品牌,两家公司的植保队签约数量增长迅速。2017年时,极飞农业的植保无人机服务团队已超过800人,而大疆创新建立的植保队平台上注册了200家公司。大疆创新植保市场销售总监曹楠称,据2016年不完全统计,在销量上,全国新增植保机数量中大疆占70%,并称2017年3月初至4月底,大疆新增植保机数量已经达到2016全年的60%。
随着大疆创新等龙头企业在植保无人机领域的寡头地位形成,留给其他无人机企业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更何况本身这个领域需求量并不大,增长也相对缓慢。
其次,随着消费类无人机市场的兴起,无人机黑飞引发的各种隐患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2016年,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其第十条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应当为其单独划设隔离空域,明确水平范围、垂直范围和使用时段。可在民航使用空域内临时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划设隔离空域。但飞行密集区、人口稠密区、重点地区、繁忙机场周边区域,原则上不划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区域。面对无人机危险黑飞的问题,规章制度再次细化,但是由于处罚力度的不足,黑飞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2017年上半年,国内出现了多起无人机入侵民航机场、侵入军事地域、干扰军用飞行器正常飞行、航拍“偷窥”国防设施等危害公共安全、甚至是泄露国防机密的事件。随后,北京、成都等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无人机禁飞令。以北京为例,2017年2月19日,北京首都机场率先公布了“机场净空保护区”,该“净空保护区”覆盖面积约1058平方公里,约为北京五环面积的1.5倍。直接导致通州区、朝阳区、顺义区、怀柔区和昌平区的相应区域飞无人机均被禁飞。截至2017年5月底,全国多个地区出台相关措施加强飞行器管控,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慢、小”航空器成为监管的重点。
为了加强无人机的管理,2017年5月16日,中国民用民航局正式下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要求自2017年6月1日起,民用无人机的拥有者必须进行实名登记。5月18日,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开通试运行。
在国内加强无人机管控的同时,国外很多的国家也纷纷出台了加强了对于无人机的管控的措施。
随着国内外对于无人机飞行的管控越来越严,这样直接导致了当时整个无人机市场开始出现了萎缩。在加上前面提到的,当时的无人机市场本身的容量就十分有限,随着大批的企业入局,竞争加剧。这也使得无人机企业普遍遭遇了市场的“寒流”。
无人机市场的春天又来了?
虽然近两年无人机市场似乎是进入了“寒冬”,但是随着物流业和电商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市场似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以无人机为主的无人配送,是目前物流配送中最受关注的领域。顺丰、京东、苏宁等物流/电商企业,都纷纷的在推动无人机物流常态化运营。
今年2月5日,京东获得民航局西北地区管理局的授牌,京东无人机成为首个国家级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企业。这是京东无人机自去年获得全国首张覆盖省域(陕西)范围的无人机空域批文后的又一进展。另外,在江苏宿迁,京东已经开辟和规划了30条运送货物的航线,平日里,每天会有30个单子用无人机从这些航线上送出,而专门负责该业务的员工仅有三名。另外,京东在宿迁还成立了自己的飞服学院,每年都会有数百人从这里毕业,为无人机市场培养储备人才。
根据京东的预计,到2020年能够基本建成一个省域空地多级联运的航空物流网络体系。
苏宁在此之前,也拿下了一些航线的空域批文。比如苏宁在安徽灵璧、怀远、金寨这三条航线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中参谋部航管处函》(东部战区的航线批文),在飞行前向区域管制进行申报,同时申请得到当地的城管和公安的支持。
另外,苏宁物流内部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三级枢纽。其中一级枢纽建立在省会城市,二级枢纽则建立在地级市,三级枢纽则是末端无人机使用的转配枢纽。据预计,苏宁将在2030年,在全国将建立5000个这样的枢纽。届时,全国将会建成一个完整的无人机配送网络。与此同时,苏宁也在构建一个无人机的运营平台,这个平台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实现无人机的飞行线路、飞行数据可控可预测。
今年3月27日,顺丰控股发公告称,公司子公司江西丰羽顺途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这表示,顺丰物流无人机可在民航局批准的试点区域内使用无人机开展物流配送。
此外,国外的电商巨头亚马逊也在不断加码无人机送货。早在2013年,国外电商巨头亚马逊就开始推动无人机送货。2016年12月7日,亚马逊首次实现了无人机给客户送货。目前亚马逊仍在不断加大在这方面的研究,不久前亚马逊还曝光了多项无人机送货相关的专利。
从国内外这些电商、物流的对于无人机送货的积极布局来看,未来在物流领域对于无人机的需求将会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测,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品销售和服务总体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465亿元,2025年将达750亿元。另有数据预测,到2023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97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9%。
另外,在植保无人机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市场培育之后,农户对于无人机植保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开始将植保无人机纳入补贴范畴。
2017年9月18日农业部、财政部、民航局就曾联合发文,主要针对6省市开展农机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并选择把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重庆等6省(市场)纳入补贴试点范畴,符合规定的无人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3万元。试点省份安排总量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贴资金。这在业界被解读为从国家层面正式启动植保无人机进入国家补贴目录的程序。而据业内预计,未来一两年内植保无人机补贴范围预计会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省市。 这无疑将推动植保无人机行业的发展。
显然,从目前的一些行业动向以及研究机构的数据来看,未来无人机市场仍大有可为。但是目前的无人机市场仍处于“寒冬”,只有在“寒冬”中依然能够活下来的企业,才能够迎接无人机市场新的“春天”。
作者:芯智讯-浪客剑
关于【斯凯网络科技怎么样】和【现在智能手机用的qq浏览器多还是uc浏览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