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青木网络科技招聘坑吗,如何看待张自忠将军以死明志?
提到张自忠,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因为他是抗战期间最具争议和最具话题的军事将领。抗战之初,他执行妥协政策而被民众认为是“民族败类”;枣宜会战,他誓死抵抗日军而被民众认为是“民族英雄”。
接下来,我们一起还原那段历史,走近张自忠将军。
张自忠(1891年8月——1940年5月),字荩臣,山东临清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期间,他先后参加了临沂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等战役,成为战场牺牲军衔最高的国军将领。
张自忠生于“孔子故里”山东,家境比较殷实,后考入天津的北洋政法学堂学习,期间第一次接触和认识了“三民主义”。毕业后,他选择投笔从戎报国,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并担任了排长的职务,开始在军中屡屡建功。
1931年,张自忠担任了第38师的师长,后来扩编为第29军。“九一八事变”后,张自忠亲率部队奔赴喜峰口阻击日军,虽然多次击退了日军攻势,但终因寡不敌众导致长城防线失守,河北承德也失陷。
长城抗战失败后,张自忠率军退守平津地区,接收了华北的这片烂摊子,继续与小日本周旋。由于他见识过日军的战斗力,所以转而主张不再与敌人进行硬拼,顺应国民政府的主张进行国际斡旋和外交谈判,以迟滞和减缓日军的攻势。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张自忠在日军已经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却没有与之死战到底,导致北平轻易沦陷。事后,国内民众哗然,张自忠被骂成是卑躬屈膝的汉奸,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报纸甚至还刊登了这样的标题——“自忠者是自以为忠也”。
面对这些口诛笔伐,张自忠百口莫辩,国民政府为了平息舆情只好将他撤职,派往军政部担任了一个闲职。笔者个人平心而论,张自忠确有背锅之嫌,但也并非毫无过错。
当时,张自忠苦闷极了,一度想到过要跳楼自杀。痛定思痛后,他决心不能背负汉奸的骂名去死,而要主动请缨奔赴前线去血洒疆场,以洗刷自己的耻辱。
数次请命之下,国民政府终于起用他担任了第33集团军司令。面对日军对徐州的进犯,张自忠率部奉调增援,相继收复了蒙阴和苔县等地,强有力的保证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统帅部为了改变中国的战场局势,决心打通连接重庆的陆上交通而发起了“随枣会战”。在这场战役中,张自忠先后取得鄂北大捷和襄东大捷,给日寇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被其惊为“在世关公”。
1940年5月,日军为了彻底控制长江流域地区,将中国军队分割开来,同时也为了切断重庆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补给线,集结了三十万部队发起“枣宜会战”。
当时,张自忠率领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在襄河西岸。但是,为了激励全国人民和全军士兵,张自忠坚持要自己渡河作战,下令副总司令兼77军军长冯治安负责留守。在信中这样写道:
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之后,张自忠亲率两千余人东渡襄河作战,很快就被日军的优势兵力包围。由于敌我力量的过度悬殊,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张自忠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连他本人也被炮弹炸伤了右腿。
经过一天一夜的血战,第33集团军残部全军覆没,从张自忠以下全部都为国捐躯,没有一人投降或者变节。战斗结束后,日军对这支中国军队充满敬意,在发现张自忠将军的遗体后纷纷肃穆行礼。
日军第39师团长村上启作下令将张自忠的遗体收殓入棺,施以最高的军人礼仪后用专机运往汉口安葬,还立下了“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的墓碑。
惊闻张自忠殉国的噩耗后,老蒋表现得无比悲恸,下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遗骸。一番激战后,中国军队终于抢回了遗骸并立即组织运往陪都重庆。
1940年5月28日,当张自忠的灵柩抵达重庆朝天门码头时,老蒋亲率要员臂裹黑纱迎接英灵,甚至还“抚棺大恸”。之后,沿途十万军民目送灵柩进行国葬,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和意志。周恩来这样评价张自忠:
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可以为所有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的妻子李敏慧听闻丈夫殉国的消息数度昏厥,之后绝食七日而亡。最后,冯玉祥将军将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的梅花山麓,下葬当日社会各界纷纷祭奠,毛伟人也献上了“尽忠报国”挽联。
新中国成立后,从来都没有忘记过为抗击外辱而牺牲的先驱们,不论他们的党派或者信仰,全部予以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
在2009年,为了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也为了迎接建国60周年,由中宣部、中组部和民政部等11个部门联合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就包括了张自忠将军,再次大力彰显了他的英雄事迹。@文史不假
你觉得中国哪座城市名字最好听?
双喜临门↗重庆
两个胖子↗合肥
捂头睡觉↗武汉
太阳下山↗洛阳
四季如春↗昆明
国泰民安↗安宁
日军被击毙的中高级军官有哪些?
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中国军民在十四年的抗战中共击毙日军中高级军官40多名。其中包括了4名大将,分别是海军大将大角岑生、陆军大将冢田攻、海军大将山县正乡和陆军大将白川义则。
在这些“鬼子”中间,最著名的却不是以上的这四位,而是刚刚晋升为中将并且被称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接下来,文史不假带您回顾历史,了解一下这位最出名的日本鬼子。
为了抵制无耻的抄袭现象,本人只能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实属无奈之举。同时在此声明,“文史不假”的原创文章只发表于“百家号”和“头条号”这两个平台,其余皆属于剽窃行为!
1886年5月,阿部规秀出生于日本青森县的一家农户家庭。当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已经逐渐崛起,更建立起了军国主义的政治和军事体制,正在野心勃勃的对外扩张。
受此影响,阿部规秀也像其他日本青年一样,成为了军国主义的坚定拥护者,成为了天皇的死忠,一心渴望能成为效忠天皇的武士。
为了成为天皇的“合格武士”,阿部规秀一心尚武,成功考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校期间,他不仅接受了进一步的军国主义洗脑,而且还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成为了战争狂魔。
1907年,阿部规秀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直接参军,在第八师团第十六旅团第三十二联队服役。不久,他因为意志坚定和训练积极而被晋升为陆军少尉,期间还曾在第八师团总部和第十八师团总部担任参谋。
不过,由于文化课程差强人意,他无法考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只能从基层一步步做起,直到1935年8月才升任陆军大佐。从陆军少尉到陆军大佐,这个老兵竟然用了28年的时间,可见他毫无背景可言。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展开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战争需要,阿部规秀很快被晋升为陆军少将,调任关东军第一师团第一旅团长。该师团又被称为“东京师团”,是陆军皇道派的铁杆支持者,原先负责驻守东京,但因为部分青年军官参与了“二·二六事件”遭到排挤,被派赴中国东北驻屯。
全面侵华战争初期,面对正面战场的一系列大型会战,比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等,阿部规秀都没有获得出场的机会。直到1938年底,随着广州、武汉的相继陷落,侵华战争进入到了相持阶段。
1939年6月,阿部规秀终于被调往中国华北,出任了独立第2混成旅团长。该旅团并非日军的精锐,隶属于日本驻蒙军的作战序列, 于1938年2月才正式成军。
通过几次扫荡,阿部规秀所部残酷执行了“三光政策”,甚至在多个村庄屠村,杀人狂魔的本性暴露无遗。凭借这些“战功”,他竟然还得到了日军统帅部的嘉奖,被晋升为陆军中将。
1939年10月底,刚刚成为中将的阿部规秀就急不可耐地“报效天皇”,率部对晋察冀边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出发前,他还给东京的家人写了一封信,轻描淡写地表示这次不是什么大型战斗,还狂妄地形容:
支那已经衰弱,再使一把劲就会投降。
从信上不难看出,这个极度暴虐残忍和极度藐视中国的“鬼子”,真是狂妄到了极点!只不过,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自己死期将至,太行山将会成为他的死地。
起先,阿部规秀并没有亲自带队冲锋,而是派遣了三支小队试探性进攻,均被以晋察冀军区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正湘痛击。颜面尽失后,他暴跳如雷,决心亲自带队进犯。殊不知,我军早已经制定了诱敌深入的计划,给他准备了一个“口袋”等着往里钻,预设歼敌处就在黄土岭一带。
1939年11月6日,阿部规秀在我军的引诱下进入一个村庄,放火烧了村子后继续搜寻八路军主力,终于闯入了黄土岭。就这样,孤军冒进的阿部规秀所部成为了“瓮中之鳖”,遭到我军的合围。
久经战阵的阿部规秀并没有慌张,他一面负隅顽抗,一面向友邻部队110师团求救。结果,他很快发现八路军全歼自己的决心很足,攻势越来越凌厉,而援军却迟迟不来。
当战斗持续到下午时,阿部规秀部队的主力已经伤亡过半,他终于想到了死亡,终于感到了绝望。于是,赶忙留下了三份遗言,第一份给家人,告诫后代继续效忠天皇;第二份给军部,希望可以为自己颁发旭日勋章;第三份给天皇,请求严惩110师团的师团长桑木崇明,声称自己殒命完全由于对方见死不救。
其实,阿部规秀和桑木崇明结怨已久,二人相互看不顺眼。只不过,他这次还真的冤枉了桑木崇明,因为并非见死不救,而是这哥们也遭到了阻击,根本无力抽身。
当时,陈正湘也非常担心,如果这两拨鬼子同时向对方靠拢的话,很可能会突破我军的包围圈,甚至还会将我军反包围。可是谁也没想到,阿部规秀压根就不准备向桑木崇明靠拢,甚至连尝试都没有,就等着对方来救援自己,彻底丧失了唯一的逃跑机会。
1939年11月7日,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陈正湘使用望远镜观察战场,看到日军固守的山坡有三个凸出的小山包,而在最中间的山包上有几个挎着战刀的指挥官。凭借多年作战经验,他迅速做出判断,那里就是日军的临时指挥所,阿部规秀就在那里。
随后,陈正湘立刻下达命令,由士兵扛着迫击炮迅速上山,最大限度接近那个山包。于是,随着迫击炮弹发射,阿部规秀一命呜呼了,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失去指挥官后,剩余的日军开始陷入恐慌,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他们向黄土岭方向不顾一切的突围,后又向寨头方向全力突围,接连失败后开始收缩兵力固守待援。
到了11月8日上午,日军空投了弹药和给养,第110师团一部也开始迅速逼近。为了避免遭到日军的反包围,陈正湘只得下令部队立即撤出战斗。
残部虽然被救了出来,但阿部规秀本人却炸死了。更可气的是,他在死前一口咬定桑木崇明见死不救,搞得这哥们到处辩驳都没用,很快就被免职并遣返回国,成了阿部规秀拉来垫背的。
在黄土岭战斗和雁宿崖战斗中,八路军共歼灭日军1500多人和大量的伪军。尤其是,成功击毙了阿部规秀,极大地震动了日本国内,《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表达了“扼腕叹息”:
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战死在战场第一线是少有先例的。
11月24日,身在延安的毛主席亲自签发一份文件,盛赞了黄土岭战斗的同时,更鼓励全国军民都能继续坚持正确的军事策略:
阿部规秀被我军击毙,此消息应向各方公布,广泛宣传我八路军游击战争的威力,粉碎游而不击之诬言。
而蒋介石在得知阿部规秀被八路军击毙后,也显得非常高兴,特地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来贺电:
足见我官兵杀敌英勇,殊堪奖慰,示饬将上项战斗经过及出力官兵详查具报,以凭奖赏,为要。
阿部规秀虽然只是一名中将,但他在日本民众和军队中的象征意义极大。此人在太行山被击毙,不仅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更对日本军国主义造成了巨大的震慑。@文史不假
关于【宜昌青木网络科技招聘坑吗】和【如何看待张自忠将军以死明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