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鳄网络科技怎么样,要想理财月入5000?
月入5千的理财收益,需要多少本金,要看您个人的风险偏好与投资经验。
我们都喜欢赚钱,但都讨厌风险,甚至害怕风险。但是风险与收益是正相关的,正所谓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理财方式有很多种:银行存款、国债、基金、股票、原油、黄金、期货。我们在选择投资这些的时候,就应该明白自己面临的风险,是否愿意承受亏损本金的风险?
我们将主要的理财工具的风险做个排序:存款、债券、股票。原油、黄金、期货我们一般人不要去接触,原油宝的坑你不怕么。哪我们依次将存款、债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来推断想要月入5千,需投入多少本金?
01银行存款三年期大额存单小银行在4.5%左右,大银行4%出头,我们就选择最高4.5%计算:
5000*12/4.5%=133.33万元。选择小银行,前提是存在小银行的也是去办理存款,而不是买理财产品。
根据201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各大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均适用本条例。如果你害怕存款风险,可以每个银行分开存入吧。
02债券类基金我们在这里说的是债券类基金,它是一种收益较低、风险较低的基金产品。债券型基金的年收益率一般略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在5%左右。纯债券型基金平均年收益率略高于1年期债券,债券型基金平均年收益率为10%。基于银行利息2.79%。浮动200%-50%,约9%-4%,此外,基金的年管理费1.5%。实际增益为7.5%-2.5%。中位平均值5%。我们就取中位平均值5%来计算:5000*12/5%=120万。
影响债券基金收益率的二个因素,一个是利率风险,即投资于债券利率变动的敏感度(也被称为持续时间),另一个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在债券基金的选择上,一定要了解其利率敏感性和信贷质量。
03股票市场股市历来就有“一赚二平七亏损”的说法,我们小散户一直被割的不要不要,但是其赚钱快,还是吸引不少热血青年前赴后继的投入这个资金绞肉金。中国股票市场一直作为政策市的存在,也快到了改革的时机,估计政府今后会大力改革证券市场,以推动股市发展。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股神巴菲特都亏损了一个格力电器的市值(3500多亿),这股票的收益率真是各有千秋,有赚爆的,有亏的底裤都没了。从长期投资期限来看,股神巴菲特的年复合收益率为24.7%;金融巨鳄索罗斯为28.6%;华尔街第一理财家彼得林奇为29%。
我们还是要有些自知之明的,这些股神们的收益率,我们不敢梦想,取个年化10%就心满意足了。
哪就按10%来计算吧:5000*12/10%=60万。
综述,您也可以采用比例混合投资的方法,比如存款、债基、股票分别投入一部分资金。具体比例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设置。不过请记住,股票有可能本金都会亏掉,要有强大的心理准备。
印度为何将塔塔集团引以为傲?
它一年对印度的GDP贡献占比为5%,总市值占了印度股票市场的 6%;它是一个印度人从摇篮到坟墓都离不开的商业集团。
在这个大型企业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它又是如何成功的?
这家企业是印度的塔塔集团,塔塔集团在印度的知名度如同韩国的三星,日本的三菱。
在2017年杂志《财富》世界500强中,隶属于塔塔集团的印度塔塔汽车公司在印度企业中排名第四,位列全球商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十甲,年营业额高达20亿美元。
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发布,塔塔集团排名第85位。
塔塔集团早期靠纺织业发家,在这世纪之交的150多年的时间内,它是如何从一个平平无奇的纺织厂扩展到如今拥有96家分公司,涵盖印度人吃穿住行方方面面的印度第二大私人财团的?
01、商人之子——贾姆谢特吉·塔塔这座高楼大厦的基石由贾姆谢吉特·塔塔在1869年开始搭就。
塔塔集团的创始人是贾姆谢吉特·塔塔,一位印度民族企业家。
贾姆谢特吉是信奉拜火教的帕西族人,祖先们早年从波斯迁居到了印度,但不同于印度本地人的是,他们的思想更开明,更重视教育,且大多从商。
贾姆谢特吉在英殖民地的埃尔芬斯通学院上学,完成学业后,早期跟随父亲经商。
他们两人奔波于中国与印度之间,从事茶叶、棉花和纺织品的出口生意,他们是那个时代印度最早的一批买办商人。
在父亲的带领和影响下,贾姆谢特吉很快便精通了经商之道,开始帮助父亲管理商行。
从小在一个英国殖民地国家长大,虽然接受了西方的教育,但贾姆谢特吉不满足于此。
虽然在本国经商有道,可是他想学习更多,他想出去了解欧洲先进国家的科技工业知识,回来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
在1864年,贾姆谢特吉赴英国留学考察,在英国,他终于见识到了英国先进的机器设备和一流的工厂建设。
目睹了工业化远超印度的英国,贾姆谢特吉的便暗下决心,要将自己的祖国印度建设成一个“世界第一流的工业园”!
面对如此遥远的目标,他的内心没有任何动摇,改善本国的工业,就是改善本国的经济。而印度的人民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于是,在1869年,贾姆谢特吉筹资创建了第一家自己的纺织厂,从此拉开印度民族工业史的序幕,也开启了塔塔家族商业巨国的大门。
但是,由于早期资金不足,工厂购买的英国设备生产出来的纱布质量并不好,销量很差,两年之后,工厂便由于亏损严重倒闭了。
但是贾姆谢特吉并没有气馁,他又重新建立了一座纺织厂,吸取上次的教训,贾姆谢特吉与朋友筹资150万卢比,进口美国最先进的设备生产纱布,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后,公司没用多长时间便在印度大获成功。
虽然英国工业非常发达,但是苛刻的车间环境在贾姆谢特吉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人们为了生存,只能忍受着残酷的工作待遇,没日没夜地在车间工作。
贾姆谢特吉不愿意为了挣取利润,不择手段。
于是,贾姆谢特吉开始在工厂实施8小时工作制和带薪休假制度,还为员工们提供养老金福利,在当时的印度,那是第一家引入西方现代管理制度的公司。
有着人道主义的关怀和灵活的经商头脑,他抓住时代机会,为当时的印度民族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钢铁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在贾姆谢特吉的心中,一直有建钢铁厂的打算,
1904年,他在为钢厂筹资奔波的途中不幸患病去世。
他的儿子道拉布吉承接父亲未完成的遗愿,在1907年,成立了塔塔钢铁公司,这家公司经历过外国公司的倾销和破产危机,顽强地挺了过来,后来在印度钢铁市场一度占据垄断地位。
父亲去世后,贾姆谢特吉接过塔塔集团,之后又接连创建了纺织厂,旅馆和水电厂,公司的利润仿佛没有上限一般上升。几十年时间里,塔塔家族就成为了印度的首富。
贾姆谢特吉怀着爱国之心奋斗一生,立下了塔塔集团后来的两大原则:企业家上必忠于国家,下必诚信于员工和股东。
02、传奇奠基人——J·R·D·塔塔在道拉布吉管理公司期间,他大力发展了塔塔集团的水电产业,建立了第一家经理行塔塔子孙公司,并积极参与教育和慈善事业。塔塔集团进一步扩展了业务领域。
后来道拉布吉辞世,他将所有的资产全部捐出,成立了道拉布吉基金会,致力于公益教育和慈善事业。
在道拉布吉时期,塔塔集团的商业大厦已初见规模,J·R·D·塔塔继续为塔塔添砖加瓦,一路进取,开拓了此后对塔塔至关重要的信息技术业务。
21岁的J·R·D·塔塔在法国生活,本想考取剑桥大学,却因为法国政策原因,他不得不去服兵役,父亲希望他能回家学习经商,料理企业事务。
J·R·D纵然百般不情愿,也只得从军中回到印度。之后的事实证明,他的身上天生就流淌着塔塔家族非凡的商人之血。
34岁的J·R·D·塔塔正式成为塔塔财团首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公司管理制度。
他辞去了多个公司的董事长位置,重金聘请金融,法律,经济等管理专家任职塔塔集团,管理子公司。
这在当时对于家族集团来讲,是一个十分革新的举动,J·R·D·塔塔从不缺乏改革创新的胆识和气魄。
在他任职塔塔集团期间,J·R·D先后创建了塔塔咨询工程公司和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两个公司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储备使他们成为印度有名的智库。
TCS 后来发展成为印度软件行业中的翘楚,2010年4月份,首次超过印孚瑟斯公司的市值340亿美元,成为了亚洲市值最高的软件公司。
J·R·D不仅善于利用知识的力量创造财富,他还有着异常敏锐的商业嗅觉。当J·R·D创建塔塔资讯工程公司时,就注意到了计算机工业的大好前景,决定一定要进入计算机领域发展。
“只要想做便一定能成功”这句话在J·R·D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塔塔集团经过一番努力后,终于进入了计算机领域,很快就成为了计算机行业内的领先公司。
随后,J·R·D又带领塔塔集团开始进军汽车,化工,茶叶等领域,皆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到了1991年,塔塔集团一直保持着印度第一财团的位置。
在J·R·D小的时候,他就一直有一个飞机梦,在他24岁那年,出于对飞行事业的热爱,他便考取了印度第一张飞机商业驾驶执照,之后,J·R·D创建了塔塔航空公司,公司一经创立,在印度就获利1000万卢比。
后来,由于塔塔航空公司事业过于红火,政府向塔塔集团提出了低价国有化,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J·R·D决定与政府合营,塔塔航空公司改名为了印度航空公司。
支持教育是塔塔集团在创始人时期就确立下来的传统,J·R·D曾收到一封书信,从剑桥大学毕业的本国科学家希望他能够支持研究原子能。
J·R·D出资建立了塔塔基础物理研究所和特朗贝原子能研究所,这两所研究所,之后也成为了孕育印度的原子能计划的摇篮。
经商不忘强国,三代塔塔都身体力行着这个家族准则,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永远都息息相关。
03、热情又孤独的个人主义者——拉坦·塔塔J·R·D·塔塔于1991年退休,他的侄子拉坦·塔塔成为新的集团管理者。
大厦虽已建成,但墙壁却因疏忽已经斑驳失修,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建筑系的拉坦·塔塔重新修整塔塔集团,集活力与资本于一身的塔塔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虽然对公司的接管没有准备,但他并没有因此畏手畏脚。
拉坦·塔塔上任之时,塔塔集团由于臃肿的公司和机构,日益显现出衰退迹象,塔塔集团的主要市场是印度国内。
本国较高的贸易壁垒保护使集团的一些分公司毫无危机意识,也没有进取精神,主要经理人们都年事已高,思想固化,面对国际竞争时,塔塔发现集团已经跟不上世界的脚步。
于是,拉坦·塔塔对集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
他把一些老派经理人辞退,出了丰厚的养老金让他们安享晚年。转手卖掉一些冗余的分公司,保留骨干,将300多个公司剪除的只剩下96个。
拉坦对塔塔钢铁公司大胆裁了将近一半的员工,换掉旧机器,从海外进口了一批全新的设备为公司补充血液。
精简后的塔塔集团变得更加容易管理,也更富有活力。这样拉坦便能腾出手来,用资金来扩展新的关键行业——汽车。
进军乘用汽车行业是拉坦·塔塔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当时,行业内已经有戴姆勒、丰田、福特、大众等有名的汽车品牌占据市场,如果不能挤进去,那么投资在汽车上的钱不仅会打了水漂,还会被记录进历史,在塔塔集团的传奇商业史上成为一个永远的错误。
拉坦·塔塔没有多说什么,甚至没有与其他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单靠自己,塔塔汽车拼了三年。
一开始进入市场之时,他们的运气并不好,正逢上汽车市场的低迷期。
而且由于一系列汽车设计问题,产品不契合用户要求,拉坦让汽车设计师进入旗下店与客户沟通,一步一步改进,经过三年的苦心经营,塔塔汽车终于开始被市场所接受,并制造出来了自己的品牌。
indica曾在上市短时间内接到超过11万订单,产品供不应求,创造印度汽车销售的最高记录。
nano被誉为全球最便宜的汽车,折合人民币仅一万多元,被誉为“穷人也能买的汽车”。
在拉坦·塔塔的带领下,塔塔集团专注于拓展公司的海外市场和新的核心业务。
2000年,塔塔集团收购了的英国TetleyTea茶叶公司。
2004年,塔塔汽车公司收购了韩国大宇商务汽车公司,正式进军亚洲市场。
2007年,塔塔以3亿美元收购了新加坡大众钢铁公司,以137亿美元收购了欧洲第二大钢铁企业、也是英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哥鲁氏。
2008年3月26日,塔塔汽车以23亿美元把福特的品牌捷豹与越野路虎收购。
一系列的改革重组和海外并购,使塔塔集团吸收新技术,增强主干业务,快速走上了国际化,现代化的道路。
如今的塔塔集团涉及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工程、材料、服务、能源、消费产品和化工产品七大主要领域。
同样,在剥除优秀企业家的光环之后,拉坦·塔塔是一位关心慈善事业,低调正直的普通人。
他一辈子未婚,喜欢散步,性格腼腆,他身上有着进取与果敢的企业家精神,虽不善言辞但热心公益事业。
拉坦曾经说:“我希望在晚上能够安稳地睡觉,希望自己没有伤害任何人。”
塔塔集团今天的成就,受惠于印度和全球的经济发展,乘着向上的时代潮流,大胆开拓,在遭遇发展困境之时,勇于创新。
四代塔塔,用他们的睿智和胆识一手建立起塔塔商业巨国,更重要的是,塔塔集团即使在钢铁公司大量裁员之际,也没有遭遇过一次劳务冲突,这和塔塔集团一直以来营造的良好社会声誉有分不开的关系。
坚持回馈社会,作为印度第二大私企,塔塔集团的发展故事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洛江
奇石收藏是否已经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
股票,房地产,赏石文化是三不同性质,个人认为不适合来比较,存在即合理,谁敢保证未来是怎么样呢?
奇石文化不是因为观赏性、精美程度的差距,不能走上艺术的高远境界,而是缺乏与其他艺术共性相通的定位故而尚未融入主流社会。(请老师赏我的运用原生态戈壁石和玛瑙创作的作品,🙏谢谢共赏)
观赏石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始于秦汉,盛于唐宋,极于明清,复兴于当代。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多都建立了各类赏石组织、民间社团、网络群组,全国观赏石收藏者已超过数千万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喜欢什么东西也不会是无源之水。是什么力量让这么多人爱上赏石的呢?
在古代,赏石的群体基本以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为主,普通百姓肚子尚且填不饱,对石头根本谈不上“赏”字,遇到好石头,能变为铜钱大米,那才是最现实的做法。
现代人爱上赏石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生性爱石,自幼就对石头情有独钟;一种受人影响开始赏石,比如受家庭、朋友的影响,或受到各类石展、书刊等媒体的宣传影响而喜欢上赏石。赏石群体的构成,比之古代更为丰富
其实,不论什么奇石,它只要具备象形石或画面石的要素和特点,同时又达到了上好的硬度和质地,那么,这块奇石也就具备了天生的投资价值。而对象形象画的程度,则越象、越惟妙,越是具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世界本是多元,赏石界需要承载思想价值的作品来阐述自己的理念,需要更多的中国价值观。石文化不是因为观赏性、精美程度的差距,不能走上艺术的高远境界,而是缺乏与其他艺术共性相通的定位故而尚未融入主流社会。
赏石文化——应容纳古今之审美观,开拓、创新,进取,让更多人感受到自然、文化、艺术的存在,给后世留下更多宝贵遗产……
我在一篇文章看一位老师批评到,“现在一些人别说赏石文化,连什么是观赏石,观赏石怎么分类都不知道”。其实,我一个现象很多人不懂分辨石的级差(或许因地域差距),不懂级差又怎么分辨精品,合理定价,淘到好石呢?
我想问一问:你淘石头的时候有没有人问过你,好奇你喜欢什么样的石头、有什么用、怎么玩、为什么喜欢这些石头?
先我们来了解人与石的关系
首先是通过人(个体)具备的审美力,去赏物“石(固体)。个体是否具有一定欣赏能力;固体是否具有能打动个体的条件,亦是审美力的产物。个体与被动体各自所达到的层次和水平,即是决定淘石境界的关键因素。
因为年龄关系,时代关系,古代赏石理论本文暂不论。我直接用现代赏石理论:质、形、色、纹、韵、神来表示同一块石头又同时具备了多种因素。
同一块石头在不同人眼里,评价也迥然不同。皆因每个人的自身基础知识、角度和心态都不一样。选石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意识和自身素质,主观意识是你愿意从哪个切入点去赏石,决定了你的角度;而自身素质是自身具备的文化底蕴,决定了你探索的深度。
玩石你是否拥有自己的风格?
这问题好像没什么,被很多玩石者忽略,其实,它关系到每位收藏者石产业的发展和整体布局。石种繁多量大、千奇百怪、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石不能言最可人,建立自己的风格、方向与所选择的淘石是相辅相成的。更利于前进与自身发展,其实,我个人认为玩石风格没有谁属谁优,每个风格玩到极致一样引起共鸣,传递美,感受美。下面简单诉说一下:
趣味观
这一类里面的人,对赏石文化没有多少概念,多数人是出于好奇心而产生冲动的喜欢,有着很多的不定性。
美术观
这类人重视石头的美观性、品种性、特色性、装饰性、稀有性、自然完整性等。他们或许知识面很简单,也可能具备很深的文化底蕴,但是并没有太多的运用在对石头的解读上,更多的是对石头质地以及外在表现的欣赏。他们对赏石文化理论的推动有限,但是对赏石的推广确实做出了很大贡献。因为这类石头的美是最直观的,也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很多不玩石头的人也由此类接触到这一领域。
艺术观
重视石头的气势、气质、色彩、造形、纹理、质地、意境、神韵,并对赏石作品进行艺术的装置、配置、布置。重视石、座、几、架、空间。
目前玩石者,单个跳舞的多,能组合作战的少;简单内容的多,发展成体系故事情节、完整艺术,构成一城一景的少。2014年,小品组合方兴,很多石友刚刚摸索前进,组合还停留在简单,甚至很多作品还需要解说当中,一副完整好作品,亦是构建一个民间故事,一幅情节、一部典故,一部哲学,一幅自然之美。组合将来更有一片广阔的天地,更适合时代的审美观,更容易走进普通人群。当然、随着步伐越来越深入,对我们自身的各种知识储备,收藏风格的考验也要求相当严格。
哲学观
比较综合性,这个层次比较深奥,也是赏玩最高境界。从石悟禅、圆、心,佛、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与人生明悟同步。当然,心性的不同,感受和目的性就不一样。通过对石文化的“玩、赏、悟、学、研”,与石通灵,宁静,简单,快乐,增长智慧,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启悟人生。形与意交融,物我相通,天人合一。开拓视野,启发智慧,增长德行。建立并完善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激发对人生对生活的热情,“赏石铭志,藏石养性。跳出了单纯的欣赏范畴,是对美石内涵的发掘与提升。
做人亦是一种"道",赏玩皆是一种"道"。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用灵魂之美去秤量美,达到有一种返璞归真,善意天下。
有了初步概念以后怎么成长要看个人领悟。对此有足够认识的大咖们不需要看这篇文章;希望这篇文章对一些人有帮助,认识到这个状态足够。
所以我觉得选石头的过程很简单,也很复杂。照搬别人的赏石理念很不现实,可以主观上去模仿别人,文化素养跟不上,画皮难画骨。很多东西是书本上学无可学,真正的意是创作者灵魂的升华,才会通过作品的外放形式表现。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总结,研究,捉摸,思考,笔记,反复,吃透,完善才能真正拥有,勤能补拙。具有了一定的文化素养,然后由主观意识驱动产生选择结果,当这个结果与某块石头的特质吻合了,就产生了火花。
每个人有自己的路自己的玩法,如果你有更高的追求,就必去提高各种知识文化素养,理论与实践同步,赏石水平上去了,才能理解的更深刻,更高层次的交流,最后选石标准也就自然不同了。
对阿里近期发表网络雾霾和打击谣言的行为?
首先给阿里的这次行为点赞,作为一个互联网巨鳄级别的公司。社会责任也是他们应该肩负的职责之一,毕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这次阿里的发声也正是针对于前阵子大批量的网络黑稿而起,毕竟现在的这个年代,谣言始于智者可能更为贴切一些,而面对漫天的网络雾霾,运用法律这一行之有效的方式将它们一刀切的确是一种稳准狠的方法。但是我们都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任何问题,整治网络雾霾是好事情,但是阿里是作为一个参与者还是一个执行者呢?
这个问题如果自己思考的话,想想还是有一些后怕的。原因就在于如果说阿里作为一个参与者积极配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奇效。但是如果阿里是作为一个执行者的身份,那整个事情可能就向着一个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了。因为我们都知道美国有三权分立正是要将权利一分为三相互制约相互牵制。而在整治网络雾霾上面也是同样如此。阿里作为执行人如何判断那个是雾霾那个是空气?单凭一双眼睛是不公正,我甚至可以大胆的设想到,如果阿里通过这种方式,完全可以决定整个舆论的导向,因为是阿里界定了什么是网络雾霾,所以阿里就有一票决定权来区分,让网络雾霾消失不等同于让网络失声。本末倒置的事情可千万不能做啊。
这么一说还真是细思极恐啊。但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希望未来的网络天空会是万里无云、晴空万里,网络雾霾只活在人们的记忆力。
关于【巨鳄网络科技怎么样】和【要想理财月入5000】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